|
作者:张铁
30余万张投票、4万余条留言……这是今年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和人民网联合开展的“您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网上调查吸引到的“人气”。这样的数字,反映出网民对两会的高度关注,也反映出公众参与两会、表达意愿的强烈。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而每年一次的两会,正是公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四权”的重要契机。
每年两会,议题都会紧扣百姓关心的话题。代表委员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带着人民的重托,也带着公众的关切。各种调查、走访,深入学习、研究,网上“晒提案”,“摆摊”听民意……我们看到代表委员聆听民声、反映民意的积极努力。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是民意的浓缩;他们的审议讨论,是民声的传达;他们的所思所感,是民情的体现。认认真真履职、积极参政议政,是对人民表达权、参与权的尊重。
每年两会上,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总是以请人大代表“审议”,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为开头。实际上,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全国人民在听取政府的工作报告。同样,他们也是代表全国人民在审议“两高”报告、审查预决算案。认真听取报告、进行讨论,勇于发表意见、提出质疑,是代表委员的职责所系,也是人民知情权、监督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然而,代表委员人数毕竟有限,而且多是兼职,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深入走访调研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科学的沟通交流机制,让两会成为实现人民“四权”更好的渠道。
两会前,共青团中央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青年代表和部分代表委员面对面沟通交流,青年反映问题,代表委员吸收意见。我们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沟通交流机制,让代表委员听到更广泛的声音,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样有序的政治表达中来。
两会前,全国政协委员施杰将“监督灾区重建资金”的提案挂到了网上,两天之内就收获了300多条跟帖,跟帖中甚至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应对金融危机的讨论。我们期待,代表委员不仅利用网络征集议案、提案,也能让网络成为他们日常倾听民声的固定渠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也必然会越来越高。我们期待,在两会上,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能够得到进一步体现;我们也期待,对“四权”的保障,能推动两会开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