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志仁:过度解释兽首拍卖得不偿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08:24  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王志仁(经济学者)

  圆明园兽首的拍卖活动,最初看来像悲剧,后来演变成闹剧,赔上的是佳士得拍卖行的形象,伤害的是国人的感情。

  对于这两件文物的拍卖,中国政府一开始立场很清楚,绝不参加,也不愿意文物透过拍卖交易,而是希望持有者能归还中国。这两件文物不只是古董,还有特殊历史意义,如今再一次被拿到台面上,百年前的民族羞辱情绪也重新被带出来。因此,这次的拍卖,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行为。

  巧的是,这次的拍卖方有法国背景,拍卖前还涉及巴黎地方法院认定,这两件文物可以进行拍卖。最近中国和法国关系降到冰点,文物拍卖更是添乱。温家宝总理之前的欧洲行,到瑞士参加达沃斯峰会,到英国剑桥大学演讲,也会见欧盟轮值主席,绕了一圈就是不经过法国。

  在这种情况下,圆明园文物被一家法国拍卖行拍卖,自然敏感。最意想不到的结局,竟然是买家来自中国,并在成交后出面宣布将不付款,因为他的目的只是在尽一分中国人的力量,并不想促成这笔交易。

  往好处想,这对今后类似的文物拍卖,将形成压力,持有者和拍卖行都将考虑再三。但是,这是否会减少或阻止这类文物的交易?很难,因为背后牵涉庞大的利益,而且整个产业链条已经存在,只可能从公开拍卖转为私下交易。我们有可能因为它转为私下交易,而不再触及敏感的民族伤痛回忆,但无法阻止它在商业利益的逻辑下被转手。

  也就是说,我们在意的究竟是什么,是文物公开拍卖这件行为,还是我们自己被伤害的情感?如果是前者,我们该如何施加压力来阻止?如果是后者,是否把交易行为由公开转为私下就能解决?

  显然地,这是两件事,但也因为被当成一件事,也就有了灰色空间,让其它形式的概念有了操作空间。更进一步说,要施加压力阻止,可以通过政府表态和民意串连来进行;要把交易从公开转为私下,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只要买卖双方同意,不牵涉到第三者。

  我们要用外交手段还是市场手段来解决,这是更值得关注和讨论的议题,因为类似这次兔首和鼠首的拍卖,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爱国主义能凝聚社会向心力,它应该用在关键时刻,而不是被泛滥的简单的套用。在紫禁城里的星巴克、达能和娃哈哈等事件中,我们已过度使用爱国主义,这只会使得它的凝聚力越来越薄弱。

  往坏处想,对于因战乱流失的文物,如果没有一套对应的态度和做法,将不利文物交流。最近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在谈合作,双方将互相组织文物交流,是可以期待的文物交流机制。

  文物交流对社会大众有利,应该先行。台北故宫之后,如果能促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罗浮宫里的中国文物到国内展出,是更有意义的事,虽然这些文物当年经由不合法渠道运出去。

  对于伤害民族情感的文物拍卖,应该立场明确,施压阻止,但切忌过度解释,以民族情感伤害文物交流,那是得不偿失。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兽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