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蔡晓辉:以民生为指向走出经济危机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07:18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蔡晓辉

  要抵御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拉动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这个消费市场,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消费外,还要拉动国内居民的生活消费;而要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消费,就需要解决譬如医疗、住房、教育等重重难题

  温家宝两个小时的政府工作报告沿着两条主线展开:经济平稳发展与纾解民生之困。而这两个问题,在金融危机可能进一步加深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将之看作是一个问题:“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简言之,中国若需走出目前的经济困局,获得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达到今年8%的增长目标,与一揽子计划同时并进的,就是民生保障的基础工作。

  温家宝在报告中多次提到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充满忧患意识,“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上升到足够的高度,尽管人心被“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所振奋,但要达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所预期的包括就业、GDP增长等目标,必须从忧患出发,施之以务实的解困之道。

  中国目前最大的忧患不仅仅在于经济形势的严峻,也在于抵御危机的国内社会保障网络不健全。这已经是近半年来被普及的一个思路:要抵御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拉动国内广阔的消费市场;这个消费市场,除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消费外,还要拉动国内居民的生活消费;而要人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消费,就需要解决譬如医疗、住房、教育等重重难题;若要解决这些民生难题,就要政府加大财政支出的专项力度,解决城乡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问题。

  在温家宝披露的14个核心数据中,几乎都与民生息息相关:从就业人口、城乡登记失业率、CPI、企业居民减税、到医改投入、三农投入、社保资金等数字,读来给人以经济问题社会化解决的启示。何以如此?面对危机,需要以安民为本。这是中国对自身经济难题的答案。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这个延续了“以民为本”的思路也许对世界具有借鉴意义。

  解决民生之忧,不仅仅是在于社会稳定成为高于一切的主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深,政府将通过支出来保持社会稳定。这个现实需要在政府不惜举建国60年来所未有的9500亿国债就可以看出。而深一层的原因在于,民生保障将给经济发展注入后劲。这个历史的镜鉴之前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和大萧条之后的美国。前者,为应对工业革命进程加深引发的新的诸如失业、贫穷等问题,建立了公共福利制度。而美国,从罗斯福时期开始,历届总统特别是约翰逊,都把社会安全网的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是世界百年起伏的历史可资借鉴的经验。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有观察说,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其实也逢着一个机会:调整自身经济结构和民生保障的机遇。温家宝的报告有着处于忧患却寻找出路的信心。据有心人计算,“信心”二字,在温家宝的报告中出现过八次。而令人印象最深的一次,回想起来,应该是那句“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民众对国家的信心,来自于自身福利和权利的保障,而福利和权利的保障,我们在报告中有关国家投入和有关维护群众权益的论述中可寻踪迹。13亿人口的大国,只要方向正确,13亿人的信心汇集起来,将迸发出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民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