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商报:调养社会肌理 通向未来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08:12  华商网-华商报

  总结2008,部署2009。温家宝总理5日上午在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如何抗击外部风险和内部挑战做出系统阐述。

  年年有报告,今年更不同。此前国内外舆论俱充满期待,希望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能“有所作为”。政府报告回应了这种期待,明确指出:2009年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一揽子计划,包括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等一系列“大”手笔。而GDP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九百万人以上等14个关键经济数据,更能体察出浓郁的信心基调与民生基调。

  中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与美国式金融危机有很大不同。其一,它直接体现于实体经济,与国内本已存在的生产过剩一经结合,矛盾加剧;其二,它是在中国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医疗教育等社会压力都较大的背景下发生的,整个社会抵御风吹雨打的能力羸弱,缺少一副“钢筋铁骨”。即便没有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上述两个矛盾迟早也需解决。所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强行拉动需求,在短期内克服经济困难,只是“应对危机中国版”的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如何转危为“机”,深入调养整个社会的肌理,提升从公民到政府防风寒、抗击打能力。

  毕竟,对于“过冬”这回事,不是简单地希望潮水落去,我们还“活”在沙滩上。“活”有多种,有只剩一口气的残喘,也有活蹦乱跳更加意气风发——— 我们需要的是后一种活法。大家期待的不仅仅是“安然”度过2009年,还要赢得一个长远发展的未来……要做到这一点,光被动救火远远不够,还需要清楚地明了中国肌体的羸弱之处,并要及时补齐短板——— 这是战术眼光之外的战略视角。

  中国的社会肌体需要怎样的调养?总体而言,就是夯实一个国家的基础。比如让利于民,实施民生减负。唯有致力于公共财政在公立学校、公立医院与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更多承担,致力于提高房保、医保、劳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的一揽子计划,编织好社会安全网,才没有后顾之忧的扩大内需、形成“消费型社会”。

  比如增强肌体造血功能,通过金融创新、全民减税等提升社会造富能力。鼓励民间创业,扩大中小企业吸纳就业,都需要有健全且灵活的金融服务,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动脉支架”。此外,放松价格管制,开放服务业,推动城乡一体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人的自由流动,也都是增强社会造富力之举。

  再比如,以血脉通畅避免肌体间断性疼痛。这就需要继续赋民于知情、表达、监督等各项权利,及时疏导情绪,确保社会稳定;这就需要继续发扬基层民主,推进未竟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制约权力;这就需要通过加强民众、媒体监督等各类制度性改革,打造廉洁、高效的为民政府……及时理顺方能避免养痈成患。

  温家宝总理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报告也对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减轻居民企业负担等有所描述。这不仅是一种民生情怀,更是一种发展智慧,需要各级干部深刻去理解、体悟。如果只有“跑部钱进”,只有大上快上,不明了社会肌理羸弱所在,就难以说于危机中抓住“机遇”。

  一个健康的社会肌体,一定头脑是冷静的、四肢是灵动的、身体是协调的、血脉是通畅的、精神是愉悦的……2009年的工作千头万绪,一个统领性的思路就是:不断调养中国社会的肌理,令其更具免疫之力、协调之力、通畅之力、创造之力。社会肌体强一分,抵御寒冬的能力就增一分;社会肌体强一点,剑指未来的能力就强一点。有人说,中国此前30年遵循的是“危机导向的改革”,不论这说法准确与否,可以断言的是:如果应对得当,治标治本,于危机之中“导向”一个更广阔的30年,不见得就是奢望。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