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培元:某些官员双规后为何有关部门语焉不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08:11  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培元

  全国政协委员、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在回应某些高官被“双规”前后为何语焉不详一事时说,有些制度应当改进,否则在官方发布消息之前,小道消息已是满天飞。“希望关于官员涉案的消息不要‘出口转内销’。”(《新京报》3月12日)

  反腐新闻被社会普遍关注,然而正常的制度出口往往不及“小道”快。某些反腐消息的“出口转内销”,既反映了公众信息饥渴,同时又暴露了现行反腐机制中的信息通道迟滞和信息扭曲失真。

  以“炮手委员”孙永福的质询为例:铁道部原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洪达,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双规”查办一年多,且已进入司法程序,公众却毫不知情。身为全国政协委员、铁道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孙永福,也只能从模糊的“传闻”中得知关于何洪达的若干片断。“作为一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一年多不在岗位上,出了什么事?总要有个说法吧。”孙永福代表广大民众所提的要求并不过分,有关部门到底有什么理由迟迟不公布呢?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消息不仅传播速度惊人,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即越捂越容易勾起公众好奇,越盖越容易发生信息异变和失真,进而在不断的添枝加叶中演化为流言蜚语。负责办案的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或许出于案件侦查审理的保密需要,审慎地予以禁口,但无形中却助长了部分公众的无端猜测,为流言和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暧昧空间。这种一味禁声的方式确实需要改进,譬如屏蔽掉需要保密的内容细节和侦破手段,将诸如“何洪达涉嫌经济犯罪”这一最为基本的事实告诉公众。

  需要指出的是,现实生活中日渐增多的反腐消息“出口转内销”现象,这个“口”不一定是国境海关之口,而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口。在不少地方,腐败分子被抓被判,甚至出现因官场地震而导致腐败一锅端乱象,地方有关部门普遍失声,部门网站、新闻媒体均难见其详。当地百姓十分关注的反腐消息,只能从外地媒体或网上获得。毫无边界的为尊者讳、为贪者讳、为“地方形象”讳,不仅使某些反腐重灾区失去了反思的勇气和自净的动力,同时这种反腐不透明,也使社会监督大打折扣,极易留下杀不净的权力病毒,俟风头过后东山再起继续作乱。

  让腐败分子身败名裂,使贪官污吏无处可藏,我们的反腐机制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透明度和社会能见度,在第一时间发出腐败预警,以最快速度公布贪官劣行,通过发达的资讯工具将反腐决心及作为传递、告知给每个民众。只有这样,自产自销、最贴近本地的反腐消息才不会变形,老百姓方能同步感受反腐脉动、凝聚反腐信心。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反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