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东海:布朗能走通国有化旧路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7日11:06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陈东海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英国银行业深受冲击,亏损剧增、风险居高不下。为了解救陷入泥潭中的英国银行业,英国政府决定对英国银行进行国有化。2009年3月初,英国掀起了新一轮银行国有化的大潮。

  但是观史以知今,历史上英国工党政府曾经两度实行国有化,到头来落得个臭名昭著,贻害无穷。今天布朗政府重拾牙慧,能否闯出另外一番新天地呢?

  3月7日,英国政府与劳埃德莱斯银行集团达成协议,为后者高达2600亿英镑的有毒资产提供担保。根据协议,政府在该银行所持股份将从43.5%上升为至少65%,最终政府所持有投票权的股份将封顶在75%。而在2月26日,英国政府做出了对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项保险计划,决定将苏格兰皇家银行的2000亿英镑的有毒资产纳入政府资产担保。经过转换,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可能将上升至75%。同样在2月26日,传出巴克莱银行可能也会参与该计划。连同在2008年10月和11月,英国政府已对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诺森罗克银行进行了国有化。到目前为止,英国的八大银行已有七家被国有化或是有国有化的计划,只有汇丰银行一家尚没有国有化的安排。

  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上台出任首相。艾德礼政府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从1945年到1951年,艾德礼政府先后通过8个国有化法令,将英格兰银行、航空、运输、电讯、电力、煤矿、煤气和钢铁等行业(约占国民经济部门的20%)实现国有化。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对汽车、船舶、机床、宇航等产业进行国有化。经过两次国有化浪潮,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在煤炭、造船、电力、煤气、铁路、邮政和电讯等部门,国有企业的比重达到100%。其时,国有化在英国达到鼎盛。

  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效率低下、经济缺乏竞争力,造成经济停滞、通货膨胀、贸易逆差扩大、黄金外汇储备减少、失业率攀升,而福利、补贴开支却无节制地膨胀。这种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被世人称为“英国病”。国有化及其恶果造成英国经济停滞30年。1979年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上台就任英国首相,她采取了私有化等非国有化的新经济手段来治理“英国病”,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使得英国经济增长率又重新领先世界,高居欧美榜首,英国进入了20世纪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的英国工党时代,经济发展主要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所以各国政府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办法,国有化便是凯恩斯主义的必选。国有化短期内往往能提振社会需求、扩大就业、提升社会信心,但是长期实行则后患无穷。

  而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有效需求的不足。这次全球金融海啸、经济衰退的源头,是美国房屋市场的次级信贷泡沫破灭。美国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房屋信贷,导致次级信贷市场膨胀;美国华尔街无节制地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将次级信贷变成各类金融衍生品,再将这类金融衍生品反复杠杆化,打包出售给全世界的政府、机构、基金和个人投资者。次级信贷产品的证券化、杠杆化,又导致次级信贷的风险成百倍、千倍地在全球扩大,累积了巨大的泡沫。这种局面,说明几十年来甚至是上百年来的以美国为主要体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在根本上有问题。

  因此,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其成因与以往世界上历次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不相同,需要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控制包括房屋信贷在内的各类消费信贷不会无节制地膨胀、控制资产证券化不超过适度的范围、控制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化在理性的范围之内。而要未来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则必须建立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投资观念,即杜绝过度地透支未来财力的消费、杜绝超过限度地进行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等。这才是英国政府应该重视的。

  在英国传出新的银行国有化计划后,银行股领跌英国股市,英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全线溃败。市场给了英国政府和央行明确的反应。英国政府和央行应该三思。[作者单位:东航国际金融(香港)]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布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