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红漫
国家发改委决定自3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同时成品油零售价格也随之同步提高。至此,继去年12月18日和今年1月15日两次下调油价后,成品油价格走势完成了一个由跌及涨的循环。
与之前多次成品油调价不同,最近三次价格变化处于罕见的经济衰退背景之下,并且调价举动均依据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因而,当成品油价格实现了一个完整的轮回之后,对于相关改革机制成效的讨论也应该初具眉目了。
就此次成品油涨价而言,争议的焦点在于相关定价机制依据确定,以及对具体价格变动时机的把握。按照相关部门介绍,“国内汽、柴油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这也就是说,海外市场是决定国内市场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但现实的问题是,这一定价逻辑忽略了国内自身因素的影响,单纯让国内成品油价格复制海外市场的调整变化,极有可能会与国内现实的成品油市场状况出现偏差。
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从最低35美元/桶反弹达到50美元/桶,但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却远没有如此明显。当下国内成品油市场的首要问题并不是供不应求,而是油企开工不足、库存积压、产品滞销。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整体能源生产呈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截至2月末,全国成品油库存量达到1485.23万吨,同比增长36.3%;当月全国原油产量1431.8万吨,同比下降4.6%;原油加工量2579.8万吨,同比下降5.1%。由此可见,国内外的成品油市场状况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海外市场受到欧佩克减产、金融投机等因素影响返身向上,而国内则由于实体经济提振乏力,能源市场需求依然持续疲弱,市场本身并没有给予油价提高的内在动力。
对于成品油定价而言,究竟是选择复制国际油价,还是首要考虑国内现实供求状况?更为重要的还不只于此。由于依照相关行政部门所确定的只是指导价格,本来理论上市场最终的成交价格仍然可能体现需求萎靡的现状。但令人遗憾的是,基于目前成品油市场的双寡头竞争格局,市场竞价机制并没有长期持续的可能性。
不久前,国内成品油市场就曾一度出现激烈的价格战,在上海、西安等几个大城市,中石化和中石油竞相降价。然而,彼时的价格热潮不过是昙花一现,尽管高库存压力迫使石油巨头的确有着降价促销的意愿,但是通过共谋去共同锁定高价位才更加符合垄断企业的利益需要。由此,我们看到两大巨头经过融洽沟通后,各地的降价行为在短期内就偃旗息鼓,最终还是锁定了指导价格上限,市场竞争根本无法持久。真正因此而受到伤害的,则是那些在经济危机中困难挣扎的企业。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因其刚性需求属性,最终吞噬了企业控制成本的艰辛努力,同时也阻碍了经济复苏步伐的大步前行。这样的市场影响与结果并不符合当下 “扩内需、保增长”的调控政策基调。
客观地讲,单纯就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整体规则而言,盯住国际市场价格也不乏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跟随复制,基于成品油市场价格的行政定价属性,最终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还需要更加规范、透明的定价细则安排。笔者认为尚须如此改进:其一,定价所依据的所谓“国内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等缺乏客观标准和依据,需要在征求各界意见后进一步明确化;其二,成品油市场竞争机制严重匮乏,阻碍了合理市场成交价格的形成,因此应该尽快开放和鼓励民营成品油企业的准入竞争,彻底打破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局面。只有在完成了这两项相关改革制度推进后,才能够真正地让成品油价格调整符合国内现实的市场状况,也唯有此,成品油调价才能够不再遭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