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印斌
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3月23日,海南省东方市分属相邻两村的两名初中生打架,一名被另外一名打了,被打学生家长和亲属20多人遂到当地镇政府上访,而镇政府、派出所并未及时处置,越聚越多的村民情绪激化,就打砸烧了部分镇政府办公楼、车辆和派出所宿舍、车辆。此后,当地虽免去了派出所所长杨斌等人的职务,也没能遏制住事态的继续恶化,两个村庄数千群众更发生了大规模械斗,棍棒、石块加自制汽油弹施暴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死六伤的惨剧。(《成都商报》3月30日)
一起简单的治安纠纷演变成令人震惊的群体性事件,人们不禁会追问,事情起因真的那么简单吗?当然不简单。从目前政府公开披露的信息看,当地基层组织对群众利益的冷漠和无所作为,是“3·23”事件骤然爆发的深厚背景。海南省政法委副书记施文就披露了两个很重要的信息:一是当地今年以来已有几起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伤害治安案件;二是两村娱乐场所利益冲突不断,而这些纠纷均未得到及时处理。
参与械斗的两村群众同样反映,镇政府和派出所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问题麻木不仁,更有甚者,镇村两级组织和派出所一些干部、民警或贪污堕落,甚至为当地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也就是说,长期以来,这些基层组织和干部已经在群众中失去了公信力,丧失了权威。群众发生争执,只能依靠蛮霸的丛林法则自行解决。
对于海南这两个村庄群众的打砸烧行为,我也一样坚决反对。那样棍棒相见、群起攻之的冷兵器交锋,本不应该出现在号称文明的当代社会。这既是当地百姓、当地政府的伤痛,也是文明社会乃至地方治理者的耻辱。然而,剔除了事件当中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少数不法分子恶意煽动这些因素,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基层组织的涣散、不作为已经到了何等危险的地步!
偷盗成风、打架无人管……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的治安事件,往往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安全感,是不得了的“大事情”。然而,日常的情形是,一些基层政府、警务机构事事嫌烦,既无责任心也无实际作为,甚至都不愿听完老百姓的诉说。只要不出人命,大都敷衍过去。“小事情”一件件累积起来,各方的矛盾越来越深,群众的不满也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基层组织权威难立,又如何能够消除混乱、带来秩序?
可见,海南群体打砸事件其实是一种“怨恨转移”。群众长期以来的积怨得不到正常渠道的舒解,一直压抑、隐忍,一旦机缘出现,哪怕是一些平时看起来并无大碍的小事,以往的积怨也会转移过来,形成极具破坏性的爆发。这种怨恨的发泄目标,可能是以往与己有关联的对象,甚至也可能是与怨恨对象没有必然联系的目标。而其平时的隐忍不发,就是矛盾积累、聚集能量的过程。
大规模械斗目前已经平息,警方正在追查行凶之人,政府对干部的问责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然而,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惨痛的事件。损坏的政府大楼可以重新修复,烧毁的公务车辆可以重新购置,然而,死去的村民已不能复生,原本唇齿相依却骤然刀斧相向的两村邻居感情的恢复,也需要相当长时间。在这一事件中受损的政府形象,同样需要艰难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