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克友
近日,“9年义务教育是否改12年”的话题引起公众关注。不过,教育部马上对此进行否认,表示我国仍然坚持9年义务教育,因为12年义务教育的做法不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即国力和财力有限。
“国情”像个可以任意打扮的姑娘,总是可以从中找到为我所用的理由。“12年义务教育”也是这样。但是,关键是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国情。
在9年制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且免费义务教育刚刚成为现实的情况下,提出“12年义务教育”看似过于超前。教育部的回应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但是要明白,9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欠账,并不能成为今天拒绝12年义务教育的理由。当然,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不到GDP的4%,巧妇难为。但是这个数字为什么不可以继续提高到5%、6%乃至更高呢?而制定一个更高标准的义务教育目标,恰是一个光明正大、铁面无私的理由。对于教育部来说,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保障国民受教育权利,提高国民素质,是责无旁贷的使命。
至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力和财力有限”的国情,则正好说明教育投入的公共开支要更多地用于义务教育,即钢要用在刀刃上。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教育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或公共产品属性。这种属性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中,越往下表现越强烈;而越往上行,则个人教育投资的私人产品属性越重。所以,教育的公共投入首先要考虑的是小学和中学。而我国从1998年开始进行高校扩招,高校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2008年的23%,目前全国高校在校生达2000万,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号称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当然也留下了5000多亿的高校债务等待纳税人买单。
在政府财力尚不能保证最起码的9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却能让高等教育“赶英超美”,这是什么“国情”呢?既然如此,“12年义务教育”为何不能?从教育产品属性来说,难道公共投入不应该更多地从大学向中学倾斜么?从高校需求而言,目前我国大学录取率已超过50%,急需扩大高中生源,“12年义务教育”无疑能与高等教育接轨,并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让教育资源得到更有效率的利用,实现更多的社会效益。
我们还要看到“国情”的另一面,那就是,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把“12年义务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金融危机的冲击,让我们认识到,仅仅满足于成为世界制造的中国车间,满足于13亿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是没有出路的。而人口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模式能否顺利转型的瓶颈之一。令人尴尬的是,在我国农村地区高中普及率仅为50%。在这个意义上,“12年义务教育”不仅有经济意义,且具社会公平内涵。无论如何,教育水平的提高,更应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而不能只是看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换言之,要改变“国情”需要教育先行,而不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