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字勋
前提 未来创业板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及时间的检验,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制度的创新是保证其成功的基本条件。
中国证监会于3月31日凌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自5月1日起实施。至此,经过10年长跑的创业板终于破茧待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创业板企业8月后将真正挂牌。
无疑,推出创业板将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功能,同时也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创业板推出对券商投行业务的市场格局转变也是一个契机,一直徘徊在保荐承销业务边缘的中小券商会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不过,仔细审读《办法》中的条文后,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去思考。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对一些待上板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这表现在营业收入陡降,增长率无法满足创业板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能够给予投资者信心是一个重大问题。当然,由于创业板的上市门槛低,但是交易门槛却会被提高。机构投资者对创业板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如果把中小散户都挡在创业板外面,那么市场活跃度就不会高,这也会影响上市公司今后的再融资。
此外,中国的创业板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市场地位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虽然政府已经明确创业板是当前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未来中国创业板到底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市场地位?能否成功?到底会对主板形成什么样的竞争?从全球来看,中国香港的创业板失败了,德国也失败了,唯一成功的是美国的纳斯达克。那么,中国内地在深圳搞个创业板就肯定能成功吗?我们的市场制度远不如中国香港和德国完善,我们的市场也没有他们那么开放,行政管制仍然无处不在。这种条件下,内地的创业板如何才能成功?
应该说内地的创业板如果要成功,最大的条件就是真的拥有无数高成长的中小企业。这一点,德国和中国香港,最起码在整体经济发展与未来高增长前景上,都不如中国内地,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如果没有可靠的制度条件,再好的资源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因此,必定需要在制度上有所突破。就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而言,其中市场化的发行制度,应该是创业板所最需要的制度创新。如果创业板的“发审委”真的能够下放到深交所,这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市场化发行制度改革的起点,这将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创业板真的有成功的可能。其市场地位,可能就来自这种市场化发行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过,鉴于中国资本市场整体的改革形势严重滞后,这种市场化发行制度能否在深交所创业板得以确立,笔者抱有极大的疑问。而如果创业板发行标准大大降低,并将发审委下放到交易所,建立起市场化发行制度,这毫无疑问将严重冲击主板的壳资源价值,主板的一级市场资金将一泻千里,主板批文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作者系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