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风
据说,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很快就要公布了,但目前公众似乎并不清楚,自己以后主要到哪里看病。
应当明确,医疗体制改革涉及两大不同问题:一个是医疗福利,即看病由谁买单的问题;另一个是到哪里看病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下,这两个问题被捆绑在一起。今天,也只有在公立大医院看病,才能享受保险。因此,
城市人口已经习惯了到大医院看病,哪怕是简单的感冒或打针。
但在乡村,人们没有享受公费医疗,现在所享受的保险也很少,所以,农民习惯于到私人诊所看病。有统计说,90%%的农村患者看病并不出村。每个村都有一两个医生,周围几个村庄的医生之间还可能形成某种专业分工格局。
对这两种医疗模式进行简单的比较就会发现,日常的医疗服务活动,以乡村的私人诊所模式更为可取。比如,私人诊所收费更为低廉。
在讨论公立医院医生乱开“大处方”现象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种情形无法避免,医生享有专业优势,用时髦的经济学术语说,就是医患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但在熟人社会,医生很难大胆地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优势欺骗乡亲。因为,欺骗行为很容易在病患的交谈中被发现,而熟人社会会启动惩罚该医生的机制,该医生会立刻声名狼藉。这种可怕的前景约束着医生,迫使其节制自己的行为。
另一方面,私人诊所能够构筑更为良好的医患关系。尽管目前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私营医院,但人们所抱怨的医患关系紧张、冲突,几乎全部发生于公立医院。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奇怪。毫无疑问,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大多数也是好人,但是,身处那种既公立又商业化的奇怪机制中,其行为难免变形。
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大医院,私人诊所更有利于医患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医生身处大医院,每天面对鱼贯而入的患者机械地工作着。患者天天更换,他跟他们不会产生私人情感。也许,这些医生从事工作的心态与流水线上的工人心态没有多大差别。
城市中的私人诊所将会位于社区。这些医生的服务对象相对固定,甚至同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社区邻居,接近于扮演家庭医生的角色。医患之间变成熟人,产生了某种人情。对于医疗服务来说,情感是一种有利因素,会使医生对患者更为负责;也会使患者的心态更趋向平和。
基于上述理由,私人诊所应当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由它们负责解决人们的日常病患,包括慢性疾病的观察、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大医院才可以专注于诊断、治疗比较复杂的疾病,并承担医学研究、医师培养的任务。
关于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似乎准备在城市发展社区医疗中心,在乡村恢复乡镇卫生院。这恐怕是走错了路。过去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社区医疗中心属于高不成、低不就。乡镇卫生院在某些地方尝试性地恢复后,也形同鸡肋。因为,小病农民会在本村看,遇到疑难疾病,以目前的交通条件,农民也很容易到城市去看。
去年底公布的国家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准备允许大医院医生走穴,但其实可以更进一步,鼓励有经验的医生辞去公职到社区开办私人诊所。关于乡村医疗服务供应的任何规划,也应当正视现有的私人乡村医生网络。政府可以考虑免费组织这些私人医生到大医院实习、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准。
当然,鼓励城乡私人诊所发展最重要的政策是,将其纳入公费医疗与社保覆盖范围内。果能如此,一个发达的私人诊所网络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医疗体制的很多问题。 (秋风 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