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晓宇
当我们被北大教师孙东东负责任地搞成“精神病”之时,美日韩则被朝鲜发射“光明星2号”弄得神经兮兮。拦截与不拦截,成功与不成功,卫星还是导弹,就像无厘头教父周星驰的“需要吗?不需吗?”一样,引发一场正在继续的“口水”战争。
毫无疑义,“打卫星”并未见诸这几天政要们的流行语,但各自的民间社会却为此莫名兴奋。今年2月,美俄两颗卫星以历史性的偶然在太空相撞,事后,无论是美国宇航局,还是俄罗斯航天署,说法均无二致。一次偶然性的典范,恰可用来反衬一次必然性的典范,朝鲜于北京时间5日10时30分发射火箭之后,朝鲜称“光明星2号”在与运载火箭完全分离之后流畅准确地进入轨道,而美日也在当日宣称,“没有确认到朝鲜5日宣称发射的卫星”“发射活动失败”,朝鲜不过是重复1998年“光明星1号”发射失败后宣布成功将卫星送入轨道的故伎。
对于偶然性事件的认定有历史必然性,对于必然性事件的认定有政治偶然性,世界就是这样,各话各说的同时,奔向不同的利益方向,却又偏偏在看似广阔的空间中狭路相逢。
据说,一场可能的军事对峙、冲突甚至战争,曾在5分钟之内飞过东北亚的头顶。朝鲜的此次发射活动,无疑是向美日韩表示他的不高兴,早在此前朝鲜就说过了:“李明博集团一定要记住,我们的步枪和刺刀瞄准敌人的喉咙”,并且“朝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表达不高兴的能力,武器的批判总比批判的武器要强,不高兴了就要放颗卫星玩玩,成不成功是次要的,因此无论奥巴马与美国国防部如何一口咬定朝鲜发射的是“大浦洞2号”弹道导弹,都不妨碍金正日极其兴奋地对“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成功发射卫星”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亦因此,那位自问自答中国高不高兴的哥们,无比兴奋也据此情绪不再需要根据地宣称:“朝鲜未来在东北亚地区谈判的地位会提高。”没谁背书卫星发射成功的朝鲜从不高兴转成了高兴,狂欢可以是一个人的,在善于表达不高兴的人们看来,只要表达了,就是成功了,只要不高兴了,别人就得看脸色了。但世界总不是只会用情绪想象的那般人的头脑那么简单,高不高兴也不是自娱自乐就行了。
朝鲜发射火箭前,美日韩出动7艘宙斯盾舰,防备的“实际上不是防朝鲜发射成功,而是防朝鲜发射不成功”,发射后,美称朝鲜火箭不构成威胁。美国华盛顿的一位外交消息人士指出,在朝鲜发射火箭后,北美防空司令部经过综合分析后说,对北美地区或者夏威夷都不构成威胁,因此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报道称,虽然奥巴马政府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此次事态予以应对,而且通过与朝鲜的会谈谋求解决方案,但是其外交政策优先顺序不会因此次发射而改变。
这时候,到底谁在问朝鲜高不高兴?当然,不是美日韩,就是朝鲜自己了。但老问自己高不高兴有什么意思呢,人家什么都不用做啊,如此狂欢,“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