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学江:奥巴马不虚欧洲行

  作者:李学江

  奥巴马行色匆匆,结束了为期8天的首次海外之旅。总的来看,此次出访欧洲广受关注,誉多而贬少,显示出明星效应;虽未满载但也收获颇丰,没有让美国人失望。

  首先是G20峰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虽然奥巴马推动各国增加政府开支以刺激经济的主张未被欧洲各国所接受,但他没有像前任那样强人所难,而是善于妥协,从而化解了分歧,使会议取得成功。他表示他不是来“发号施令”的,此行是他的“倾听之旅、学习之旅”,他的谦恭态度与其前任颐指气使的霸道作派形成鲜明对照,为此他个人颇受好评。

  G20峰会的一大亮点是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达成共识,两国将立即开始“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并承诺于年底达成协议,进一步削减核武器。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

  其次,在北约峰会上奥巴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一是他争取到了欧洲各同盟国对他提出的“阿富汗新战略”的热情支持,10多个国家愿意增派政法与专业培训队伍前往阿巴两国,支持地方建设,以孤立“基地”组织和塔利班。二是得到了欧洲各国向阿增派培训部队5000人的许诺,以确保8月大选顺利举行。不足的是,这个数字要远远低于美国的要求。三是北约秘书长人选出现严重分歧,拉斯穆森的提名遭到土耳其的强烈反对,最终在奥巴马斡旋之下,才得以通过。

  在布拉格,奥巴马“让世界消除核武器”的演说获得了不少掌声。他指出,“数以千计的核武器的存在是冷战留下的最危险的遗产”。他表示,“作为唯一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美国有道德义务采取行动”消除核武器。他宣布“美国将采取让世界走向无核武器方向的具体步骤,结束冷战思维,我们将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并鼓励他人也这样做。”而作为开端,他承诺将首先致力于推动美国国会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并同俄罗斯立即举行削减核武谈判。

  奥巴马对土耳其的访问具有“一石数鸟”之效。土耳其西接欧洲,东邻伊朗,南通叙利亚和伊拉克等中东腹地,位于诸多热点的交叉口上,其战略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美国在土耳其的军事基地是向伊拉克运送兵员及装备的重要通道,更是将来美国从伊撤军的主要退路。此外,与哈马斯、伊朗和苏丹都有良好关系的土耳其亦是美国在同这些政权打交道时的一个可资借力的中介。可见任由两国关系冷淡下去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奥巴马不顾法德反对,明确支持土加入欧盟,同时表态“支持土耳其打击库尔德工人党的恐怖活动”,并赞赏其斡旋叙以谈判的外交努力。

  更重要的是,土耳其曾是北约中唯一的穆斯林国家(另一国阿尔巴尼亚才刚刚加入),是西方通往伊斯兰世界的最佳桥梁。奥巴马通过向土大国民议会发表演说之机,向全世界的穆斯林再度喊话,表示美国不是穆斯林的敌人,而是合作伙伴。尽管街上发生了反战示威,但民意测验表明,对奥巴马有好感的土耳其人达52%之多。

  由此可见,奥巴马的首次欧洲之行是成多于败,得大于失,称得上是一次成功之旅。

  (作者为本报驻美国首席记者)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奥巴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