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商报:走出五四重塑新青年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4日07:49  华商网-华商报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社论

  走不出的“五四”

  走出“五四”,首先要走出“阐释学”里的“五四”;纪念“五四”,最需要的便是从一元走向多元。

  90年之后,我们仍然念兹在兹,足以说明“五四”的重要。但我们念兹在兹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五四”?

  90年的时光,一次次修正、一次次简化、一次次

  凝固,留下来的,更多是一些抽象的概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我们面对的似乎是一个越来越符号化的“五四”,一个丧失了血肉、模糊了真实面貌与历史场景的“五四”。“伟大的五四”,因了它的“伟大”,也被高高地放到了神龛之上。

  物极必有反。于是,在90年纪念尚未登场之时,一些旨在“纪念”的文章便呈现出了“不同的声音”:包括了轻蔑的嘲讽语调,“不就是几千学生上街吗,不就是烧房子打人吗,有什么了不起?”包括了严肃的“法理反思”,“青年学生的放火和打人,无论如何都不符合 ‘用正当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主张’的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常识,反而是以多数压倒少数的‘暴民专制’的一种表现。”也包括了痛心疾首的惋惜,“宪政需要传统,而‘五四’的反传统连带毁了中国的宪政”。

  在“爱国、进步”的主旋律中,不同视角与不同声音高调登场,汇成纪念五四的交响曲,映衬出这个社会的更加多元。想想当年那些口号,“砸烂孔家店”、“五千年传统就是吃人”、“全盘西化”,甚至“废除父子夫妻关系”,偏激之处自然不容回避,于耄耋之岁去反思、去批评并修正昔日的懵懂、稚嫩与轻狂,似乎更是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必然的题中之义。

  回看90年来,“五四”从来就没有真正被冷落过,它总是不断地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汗牛充栋甚至过度阐释的言说,已然令“五四形象”发生了裂变:主流价值观倡导的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自由主义者阐释的是“自由、民主、平等”,并推演出“普世价值”,本没有必然冲突的阐释在特定的语境中竟然也时而擦出刺目的火花。激情者看到了激情澎湃,理性者看到了暴力传播;钟爱传统者看到了传统被打破,热爱新思者讴歌破旧立新的美妙无穷……

  一千个中国人就有一千个“五四运动”,这也正常。丰富的阐释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一定要在其身上依附出太多的东西,则必将让我们沉迷于阐释学的漩涡,无法自拔,继而极大地窄化“五四”应有的意义。五四当然是进步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毫无局限;五四当然值得赞颂,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容忍别人要做反思;五四当然需要反思,但并不意味着缺陷可以抹杀历史坐标中的进步——— 走出

  五四,首先要走出“阐释学”里的五四;纪念五四,最需要的便是从一元走向多元。

  再次对话“五四”

  作为“事件”的五四早已成为历史,作为“担当”的五四还远未走完。与“五四”再次对话,寻找其新的时代意义,是一项既指向未来又延续历史的工作。

  作为一个著名历史事件,没有人可以阻止一代代人与 “五四”产生对话,令其增值,并自觉地接受其感召。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该怎样与“历史的关键时刻”对话?对话的目的与意义又该如何?

  美国人一次次地跟大陆会议、独立战争对话;法国人一次次跟法国大革命、五月风暴对话;日本人一次次跟明治维新、幕府时代对话;中国人一次次跟1949年、抗日战争、五四运动对话,这些过程,并不是指望简单地从历史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法宝,对话的意义,在于训练思维、积聚力量、理解当下;在于培养历史感、开阔眼界;在于以行动寻求思维转化与制度创新解决困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在20世纪的思想文化中含金量可谓最高的“五四”当然是最值得对话的一个。可以说,作为一次“事件”的五四早已成为历史,作为一种“担当”的五四还远未走完。

  今天来理解 “五四”,不只是1919年5月4日发生的那个“五四”,而是1919年前后那个时代。五四是一个传承,而不是孤立的怪胎,“五四”时代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晚清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革孕育出来的:鸦片战争与甲午战争的惨败,为社会酝酿着情绪;百日维新终究未能触及根本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统治,却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一幕幕丑剧让国人感受到无穷无尽的黑暗。可以说,以前的全部历史为这场运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催生着一场救亡图存运动的诞生。

  “五四”提出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大口号,民主的对立物是专制,科学的对立物是迷信,向这两个大敌宣战,是向旧时代最大的糟粕宣战。激情的五四运动高潮过后,人们不得不面对:单凭一时热情与冲动,不足以解决所有救中国的问题。人民将激情幻化为理性与思考,带着大量的问号去寻求答案:各种新刊物应运而生,研究新思想的团体纷纷成立,马列著作中译本隆重登场,两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最后让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将救亡图存上升到更高层次。

  孤立地评判一次运动,无异于盲人摸象;片面地归之于历史的故纸堆,无异于逃避现实。历史传承的问题,终究需要放置于历史长河中去解决;一次运动可以向前地解决困境,也会向后地留下命题。1919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爆发于当年的五四运动以及伴行的新文化运动把中国带入了现代史,也因了这个 “现代”,使其成为一个未竟的时代。

  我们在以“五四”为光荣的同时,不能不品读其责任未竟的苦涩。想想那个年代流行的词汇:国家、民族、科学、民主、自由、救亡、启蒙、思想革命、文学革命……一些曾击打着先贤们精神世界的问题,今天依然困扰着我们,虽然表现形态与外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然是我们孜孜的追求。以怎样的制度努力继续文化的重建,建立起有传承有开放的新文化?现代科学的认知体系需要怎样的理性精神?自由、平等的朴素追求如何支撑现代的法治与民主?……直面“五四”,我们并没有彻底摆脱困扰;直面先贤,那里仍有期许的目光。我们勾勒出未来世界的蓝图,却没有迈完应有的脚步。

  我们站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纪念“五四”,与其再次对话寻找新的时代意义,邀其进入当下的社会变革,邀其锤炼我们今天的社会思想,这是一项指向未来同时延续历史的工作。在对话中寻找到时代意义,将为“走完五四”积聚了最大的可能。

  当代青年的“五四责任”

  物质的富裕、现世的安稳,真的是五四精神的毒药吗?显然不是!当代青年更易于释放推进现代的能量,更有能力用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迎向未来。

  90年后纪念“五四”,重点并不是纪念一场学生运动,或者一场新文化运动,重点应该是在那个特殊时代,青年人所表现出的起身行动的精神风貌。激情接受理性的指引派生出责任感、使命感;心智在激情的律动下去寻找、拥抱真理与使命——— 这种起身行动的激情与使命,无法用科学、民主两个词语完全概括,甚至也无法用爱国两个字简单替代。

  我们是否还是 “五四青年”?五四时代青年身上那些宝贵的精神风貌到底还在不在?面对物质生活的压迫与精神生活的虚弱,当代青年应该敢于向自己发问,接受一次洗礼,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与集体信仰,来安放自己的青春时代。

  长期以来,公共视域里的当代青年有着两极化的精神风貌:一方面 “地震一代”、“鸟巢一代”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公民意识、志愿者精神等感召下的起身行动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年轻一代的批评与指责,却常常忽视转型时期特有的物质生活胁迫给他们造成的极大压力。面对两极化,两个迥然不同的标签也应运而生:赞赏者用的词汇是讲究个性、追求自由、懂得权利;贬损者看到的则是自私、自利、无集体观念。

  物质的富裕、现世的安稳,真的是五四精神的毒药吗?恰恰相反,接受更好的教育、追求个性、懂得权利、热爱自由的当代青年,比起长期浸染在封建意识、服从意识、丧失个性的群体而言,更易于释放推进现代的能量,更有能力 “用独立思考的理性精神迎向未来”。爱国素来被主流意识形态列为五四精神的第一遗产,这没错,但爱国并非唯一遗产,它并不排斥民主、科学、自由、平等这些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在一个庞大的社会空间当中,多元的思潮与观念,更能碰撞出思想解放的光芒,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讲,最重要的也正是让所有个性、独立精神、自由意识,被感召于爱国主义的旗帜之下,派生出开创事业的不竭动力。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社会力量。而激情、行动,是任何青年创造力的前提。90年前,基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青年学子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区调查,充分接触社会,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用行动把“小我”融于“大我”。90年后,同样基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有志青年在奥运场上、在地震灾区做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在社会生活中比他们的前人更坚定地主张权利,在互联网上释放关爱又嫉恶如仇,在西部农村燃亮青春……这些行为同样是把“小我”融于“大我”。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激情与行动。

  任何一代青年,都有责任在现实的碎片中重建崇高感。我们不必否认,发轫于1840年的转型仍在延续,当下中国面临不少转型期的问题,但比起90年前,21世纪无疑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更好的时代没有理由成为派生惰性、安逸抱怨的借口,只应是付出更多努力的动力。诚然,今日之青年更易怀疑,更易孤独,更易缺失信任与归属感,而缺失的社会何尝不是等待塑造的社会?波兰思想家米奇尼克有句名言:“为一个不完美的社会而奋斗,不是为一个完美的社会而奋斗!”于问题与希望同在的转型中国找到一个安放青春的坐标,扮演好现代公民社会应有的青年角色,这是一项伟大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五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