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丁刚:西方人眼中的汶川救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16:20  长江商报

  作者:丁刚

  近日读到一位西方学者写的纪念汶川抗震救灾一周年的文章,文中提到了当时的两点感受,一是对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反应之快、透明度之高、组织能力之强感到出乎预料;二是对中国民间力量的活跃感到出乎预料。

  总体上看,西方媒体对中国去年的抗震救灾正面评价不少,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想到中国会这样做。按照西方对中国的思维定势,中国政府的动员组织力量比较强,他们是能够想到的,但反应这么快,组织得那么好,而且坚持以人为本,处处事事体现出对民众的关爱,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

  对中国民间力量的认识同样如此,按照西方传统的看法,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因此,地震过后,有西方学者就提出,过去对中国民间力量的看法太简单,太负面,要想把握今天和明天中国,就必须重新加以研究、认识。

  当然,西方看中国的思维定势是长期形成的,不是一两次事件就可以改变的。我们不能奢望,这样的“没有想到”今后如果不断增多,最终就会改变西方对中国的印象,因为,有些变化很可能并不是西方所期待的,这一类变化的增多反而可能会让一些西方人更加难以理解中国。

  就像西方人理解集体主义一样,在西方一些学者看来,集体主义是“开放社会的敌人”,总是与专制和极权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国民众所展现出的集体主义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与以往西方人传统理念中的集体主义大为不同。但囿于旧有观念的束缚,有不少西方人还是从中感受到了一种忧虑,产生了较深的误解。

  西方有可能会在中国的发展中找到与他们相似的地方,这些相似的地方会唤起他们的共鸣。比如,抗震救灾中展示出的政府的透明度、民间力量,等等。但关键在于,这些相似中的不相似的地方,那些变化中的未变的东西,他们能不能认同呢?

  中国的崛起已经表明,未来中国的发展模式将是独特的,不可能是对西方的简单拷贝。但是,发展模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不会发生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的变化。比如,中国必将逐步走向一个成熟的现代公民社会,问题只不过是这个现代公民社会在很多地方可能会与西方不同,它会更多地体现出中国的传统精神和民族意识。

  从长远看,西方仍然会用他们那一套传统的思路来解读中国。所以,西方有学者在中国抗震救灾后就提出,说应当期待中国发生“真正的变化”。什么叫“真正的变化”?显然,提出这种观点的西方人并不是在全面理解中国,而是要按照他们的标准有选择地理解中国。这是我们在审视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化时需要注意的。

  作者系北京资深媒体人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 地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