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达三
有一些事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行渐远,慢慢变成无情历史之流中的小小结点,只不过在某些特定的时刻,才会进入我们的记忆,勾起我们的情愫。或许,选择性地忘却或记忆,未尝不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且迭经磨难的民族的一种自我解压。然而,也有一些事件,超越了特定的时空,变成了永恒的理念,演化为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
一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数万原本活泼的鲜活生命瞬时枯萎。然而,一种精神却在废墟上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顽强的意志,空前的爱心,悲壮的营救,沉痛的哀悼,无不是发自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无疆大爱和无价真情。这种大爱和真情,正是我们民族赖以凝聚和尤须发扬的精神传统。
今天,让我们一起纪念和痛悼在震灾中不幸遇难的人们。目极千里兮伤心处,魂魄归来兮哀汶川。
今天,我们无法忘记汶川大地震的那段日子,无法忘记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无疆大爱和无价真情。因为,我们无法阻止灾难成为历史,无法阻止灾难在我们的记忆中慢慢褪色。但是,我们担忧灾难中孕育和迸发的无疆大爱和无价真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化,恐惧我们会被人情冷漠和人际疏离所重新包围,害怕我们重新回到从前。遗憾的是,我们的担忧和恐惧,并不是空穴来风和杞人忧天。
就在前不久,笔者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怀抱着哈巴狗的贵妇,因一位捡拾垃圾的老人不小心用破旧的三轮车划坏了她女儿的牛仔裤,遂不顾路人劝说,强行向老人索要五十元钱作为赔偿,直到路人为老人凑够了五十元钱,她才拿着钱扬长而去。一年前的死者若是在天有灵,想必更会心寒,因为这绝不是他们的心愿。
因此,我们拒绝遗忘汶川大地震,我们尤其希望并真诚呼吁:让在汶川大地震时激发出的无疆大爱和无价真情,能够永留人世间,内化于我们的人心,变成我们的民族精神,延续下来,传承下去,历久弥新、长远弗届,并以此来年年告慰汶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
□王达三(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