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方舟:拿言论自由搪塞逯军事件也不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15:29  南方周末

  【方舟评论】

  因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句“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而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是将党和老百姓对立起来、认为党有凌驾于老百姓之上的特殊利益,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被停止工作,等待组织调查处理。

  相比于逯军怎么想就怎么说的坦率——当然,这样的坦率,就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而言,可以基本认定为党性不强、恣言妄为——郑州市委组织部有官员拿 “国家也规定了言论自由”来应对媒体,给人的感觉则愈发荒谬。不说组织部本就是党管理党员干部的机构,它更应熟知“党性即人民性”这句党的核心要义,应熟知“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句经典教诲,它无论如何不应放任党员干部对党的理念的歪曲;更重要的是,把“言论自由”这个写入宪法的基本权利用错了地方,当成敷衍民意、开脱自己、愚弄社会公器的工具,怎么听都透着狡猾的虚伪。

  近些年一些党政官员的贪污腐败引发了民众的愤怒,让许多人产生了“无官不贪”的怨气,这从高检最新开通的12309反腐举报热线被打爆就可见一斑。而那些被查办的众多贪官,在职时也往往是 “廉洁”、“为人民服务”的调子唱得一个比一个高,敢于像逯军这样公然暗示,党政官员有特殊利益,他们与民众利益不一致的实在罕见。或许,正是其与民间怨气的不谋而合,才引起了老百姓的共鸣。

  必须承认,逯军的确描述了一部分官员的真实想法。但逯军决不是《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喊出“他其实什么也没穿”的小孩。故事中那个孩子的诚实,与其说是勇气,还不如说是人对真假善恶的天然感应。但逯军说这句话无需勇气,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大多早已习惯了对媒体的俯视,习惯了与媒体保持默契地指哪打哪,忽略了这次采访的并非文字记者,而是电台记者,录音可能直接播出,而再没有审稿、修正的机会;这句话更无涉纯真,相信逯军这句话一定是他为官多年的经验总结,官场的熏陶或许早已让他臣服于潜规则,视老百姓要求维护正当权益、舆论揭批社会阴暗为麻烦的制造者,并自然而然站在权贵一边,以为这就是为党工作,维护党的形象。所以,他才能理直气壮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相对于逯军这个党员干部自外于民众的堕落,郑州市委组织部官员的 “言论自由”论,虽然选择在错误时间、错误的场合而错误的加以引用,但仍会让人感到一丝欣慰。因为相较之下,逯军的言行表达的是执政党中一些干部的迷失,他们放弃了诸如为人民谋福利这些无比崇高的使命,属于逆历史潮流自甘堕落;而组织部某官员随意使用 “言论自由”,却不经意间契合了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达,表明那些感觉上已经十分陌生的代表现代政治文明的语汇现在已不再是禁忌。毕竟,我们以往很少从官员嘴里听到这个词。

  所以,这一回,我们乐见官员使用“言论自由”,即使是用错了,即使其目的只是为了搪塞记者,但这都不重要,作为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要让它融入到我们的政治文化、执政理念之中,官员们必须在与民众争取自身利益、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官民互动中,去好好领悟这个词的真意。我们期待着官员们愿意在实践中落实这一宪法权利,但要开始这个过程,首先是官员们不忌讳。

  只要官员们愿意使用这个词,相信他们很快就会了解,这个词意味着:如果有民众发一条短信调侃腐败官员,他将不应被控诽谤而身陷囹圄;记者采访不应受到公权部门干预;若有人发帖诉说家乡的征地拆迁,也不应再遭跨省追捕。这个词还意味着,官员们不能再用无理取闹来形容依法上访;不能再用公益需要来粉饰野蛮拆迁;当然也不能把在娱乐城公款消费说成是工作需要……

  他们会知道,这个词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一个公众的,并非只赋予权贵。不是他们想把一件事说成什么样,别人就得接受它是什么样。相反,他们说的话得随时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以确保他们办的事真的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也就是党的利益。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

更多关于 郑州规划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