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去费力猜测背后重重的政治交易,更不要冀望单方面希望通过政府来影响案件,应该重点放在认认真真准备上,堂堂正正地打赢官司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 一天之内,既作被告,又作原告,中国突然成了WTO的常客。
6月23日,就限制原材料出口问题,欧盟和美国联手将中国诉至WTO。就在同一天,中国通过常驻WTO代表团致函WTO争端解决机构主席,要求WTO争端解决机构设立专家组,审查美国有关限制中国禽肉进口的措施。
戏剧性的巧合引得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这活像“搬到全球舞台上的政治搞笑剧”。
不过,现实很难让人笑得出来,看看中国近期频繁遭遇的贸易壁垒,这两起争端不过是个缩影。
中国并未违背规则
在很多业内专家看来,此次欧美联手将中国诉至WTO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中国出于环保考虑,2009年开始对二十几种原材料征收出口关税或者实行出口配额。此事从去年开始就引起了欧盟和美国的不满。
欧盟认为,中国对原材料施加的出口配额和出口税等出口限制扭曲了竞争,抬高了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令欧盟企业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处境更加艰难。美国贸易代表柯克则认为,中国限制出口的措施,损害了美国相关行业的利益,使中国相关行业获得了“不公正的优势”。
由于交涉未果,欧美希望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找到满意的解决办法。诉讼涉及铝土矿、焦炭、碳化硅等9种原料。
“实际上,中国限制这些原材料出口主要是为了解决出口秩序混乱问题。”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桑百川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像稀土、钨等原材料,中国的确出现了私挖乱采、恶性竞争、破坏环境等问题,导致了出口秩序混乱。
“中国的政策可能客观上使得欧美企业成本上升,导致开工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桑百川说,但是中国并没有违背WTO规则,“任何一个国家制定政策都要基于国内发展需要和国民需要,欧美制定措施时也不会考虑中国的利益。”
上半年频现欧美贸易壁垒
实际上,欧美这次联手上诉,不过是金融危机以来,二者保护本国和本地区利益的一个缩影。欧美对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政策发难,是因为这个政策动了欧美企业的“奶酪”。
对于其他影响到本国利益的中国产品,欧盟和美国同样毫不手软。就在6月23日当天,欧盟成员国决定,自今年8月起对产自中国的金属盘条征收24%的正式反倾销税,为期5年,预计涉案金额约6亿欧元。
6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威胁本国产业为由,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特保案做出肯定性损害裁决。该特保案件涉及金额17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还正对中国产油井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此案涉及金额32亿美元。
虽然目前欧美对中国产品的围堵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是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相关的消息。仅中美之间诉讼之频繁,涉及数额之高,过去就不多见。而整体数据也不让人乐观,今年1~4月,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
“目前全球贸易秩序没有完整的体系,很多规则是西方国家制定的,对它们有利。西方国家很多时候不是考虑建立比较合理的全球贸易秩序,而是在对中国实行双重标准。”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贸易室主任宋泓分析,像这次的诉讼,欧美一直呼吁中国进行环境保护,但是在中国为了环保采取限制原材料出口措施后,又因为影响到它们自身利益,公开反对。
要学会充分利用规则
“中国在坚持自己的做法的同时,要多磋商,获得发达国家的理解。尽量不要采取贸易战的方式。”宋泓说。
实际上,面对贸易壁垒重重,中国在贸易摩擦中获胜的案件一直屈指可数。对此,桑百川也建议,中国应该在磋商上下功夫。
桑百川介绍,中国是贸易大国,遭遇贸易摩擦可能会是近一个时期的常态。
“WTO制度重在磋商、沟通,重要的是沟通的过程。中国可以充分列举数据,证明国内确实出现了恶性竞争等事实。”桑百川介绍,从各国在WTO胜诉的案例看,充分说明理由,得到WTO和对方的谅解,是致胜法宝。“中国应该利用WTO的争端机制”来应对摩擦。
实际上,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多转变。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报道说,从前中国不愿意打官司,而现在,中国已经把WTO争端解决机制看做非常有效也必要的外贸手段。
将美国有关限制中国禽肉进口措施诉至WTO,就是这种转变的一个表现。
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不仅仅要利用WTO的争端机制,还应该熟悉欧美的反倾销判定机制。
“反倾销案件更多的是企业与企业间的问题,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冲突。我们不必去费力猜测背后重重的政治交易,单方面希望通过政府来影响案件,应该重点放在认认真真准备上,堂堂正正地打赢官司。”美国智库加图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蒋狄青指出。
他举例说,像反倾销案件中的关键是测算倾销价格的额度,美国律师和经济学者往往有意识地挑选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中国企业应诉的话,必须准备完备的数据加以驳斥。如果准备不充分,美国企业很容易颠倒黑白,把真实市场价格说成是倾销价格。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