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霍德明:公务车从使用到给补贴符合市场规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12:30   CCTV2《今日观察》

  将“公车改革”进行到底

  从今年5月份开始,杭州市取消了局级以下的公务车,并且将其中的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拍卖。同时,杭州的各级公务员,将按级别获得每月300到2600元不等的车补。这立刻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强烈的关注。杭州的公务车改革,是有示范意义的大胆尝试呢,还是一种变相的福利补贴?挡在政府公务改革道路上的“公务车”的难关,到底应该如何逾越?央视经济频道主持人王小丫与著名财经评论员霍德明、张鸿共同评论。

  七年酝酿,杭州启动公务车改革,改革方案能否节约下真金白银?又能否取得实效?

  张鸿:担心“车照开,钱照拿”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公车改革的方向上来说,肯定是好的,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普通的百姓,对公车改革都有强烈的要求。民间觉得公务车的腐败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我们把它叫做车轮上的腐败。如果把它改革,用于公务车的支出会大幅度的减少。比如杭州,全市公务车的支出是1.2亿。这一次公务车改革以后,只有6千多万的支出,也就是可以节省50%的费用,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改革,让大家又开始关注公务车的改革,所以未来无论是一些城市,还是中央政府,对公务车整体的改革能提供一些更好的依据。

  杭州车改办的一个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记者问他,为什么第一批试点单位没有发改委?因为车改办是发改委的。这个负责人说,市领导觉得这个事如果有利益的话,我们发改委跑到前面就不太好。所以我们判断,从1亿2减缩到6千万一定是对既得利益者是有伤害的,但是他们自己也没有判断很清楚,对这些既得利益者是一种福利上的反馈,或者说是对原来权力的赎买,所以根本上是,这一笔钱花的到底是什么?是一个福利,还是你公务的消费?现在看来是福利的概念更多一些,因为它是按级别来分的,不是按实际用车的需求来来补贴。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很难说未来不会发生”车照开,钱照拿”这样的情况。

  霍德明:公务车从使用成为补贴   完全符合市场规律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公车补贴可能不是理论上最好的办法,不过它的确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这个改革让制度从隐性变为显性,原来一个局长配一个车,包括一个司机,每个月车子的养路费、油费,更不用说买车的原来大一笔的开支,这都在政府的预算里,外面人是看不到的,今天像杭州这个做法,把公车基本上都卖掉了,而且对于局级这个阶层的人,给了2600块钱的补贴,所以至少从原来一个隐性的开支,变成一个显性的开支,这是一个好事。第二,更重要的地方就是在这个显性的过程中,钱是打到IC卡里面去的。他可以坐公交车,可以雇个出租车,还可以从市政府公车中心,调个车来。其实这是领导自己决定怎么样花费,这是市场化的一个过程,公务车的使用变化成为补贴的过程,是完全符合市场规律的。

  杭州市这一次把全市的公务用车集中在一起,成立公务用车调派中心,单位有需要就随时打电话调配,当然费用要由这2600块钱或者300块钱里面支出。另外它还有一个有关于机关用车的纪律规定,很多时候,你是不能用车的,我仔细算了一下,2600块钱,在杭州1公里是2块钱来计算,一天120块钱的花费,那基本上每天要在这个车子上面要花60到90分钟,这种现象,也是不合逻辑的。

  公车改革怎样细化,才能真正降低行政成本?如何推进,才能实现公共利益?

  张鸿:公车改革方案出台前应让民众充分讨论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一些争议和质疑,都应该在这个方案出来之前进行,应该前置,因为它既然是一个涉及到公共财政的政策,就应该所有的公民都来参与,包括媒体,因为这个事情改革者,正是被改革者,他要主动在自己的利益上动刀,当然我们情愿相信他们有这样的勇气,但这不是一个制度的保证。比如说最近辽宁辽阳市的一个车改的补贴方案,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它的正处级,一年要补贴7万6,这已经远远高出了当地的正常收入水平,那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利益驱动,只有在所有的公众,包括人大、法律部门、审计部门都参与了充分地讨论和争议以后,才能够有效地遏制改革者和被改革者的这个利益的驱动。

  霍德明:人大应在公车改革对进行法律监督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公务用车的制度改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得好的,这次杭州市的行政监督,可以说是做的相当到位了。当然市人大对于市政府公务用车的预算,以及使用方法,在进行法律上监督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像日本,基本上部长、副部长有公车,但是公车与司机,仅限于接送他上下班,或者是公务使用的;新加坡全国只有4个人有所谓专车、专司机的使用;德国、法国,都限制得非常多,甚至大家共用一个车子。所以在法律制度上的设置,尤其是人大这方面,可以多下一点功夫。

  宋晓梧:干脆取消公务车?中央应对公车改革出台指导意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今日观察》评论员)

  公务车过去是一个暗补,同时由于公车的消费,各地实际上也没有按照原来国家规定的那个标准做,有些公务车的配备,都高于过去的标准,所以干脆一般情况下,取消公务车,就是参考国外的这些,实行公务车的情况。我们现在的公务车搞得太普遍了,浪费极大。再一个就是说,公务车的补贴标准,现在各地搞的差别这么大,我觉得中央将来应该出台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要加强纪律方面的检查,相应的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这才能跟上,才能行。

  周天勇:公车浪费大、车补要适当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今日观察》评论员)

  全国大概公车现在有600万辆,每年它的汽油费、保养、保险,高速公路费、停车费,不算司机的成本的话,就要花掉1580亿元。这些公车司机的费用,大概在1800多亿元。两项加起来的话,比如说2007年,全国就要花掉3400亿元左右。(车改)要考虑车补,但是车补要适当,(如果)车补一年给补了10万元,这比用车的费用还高,比如一台车,如果加上司机的成本,一年在6万多,显然把这6万全部加在公务员的工资里,我觉得是不合理的。

  张鸿:先做好公车使用的透明度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的意见是先不要急着推进各地的改革,先做好透明。事实上关于我们国家公务用车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每年花费是多少,一直是一个不透明的数字, 06年的时候,全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到,每年各级政府官员公车私用费用达到2000多亿元,而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文章说,2004年的时候,中国至少有公车400万辆,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3%以上。这些数字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计算是不是有一些问题,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在这样一个框架下,我们要先透明,接下来才是改革,否则各地分着去改革,去推进,这样的成本是巨大的。

  霍德明:公务用车改革和经济发展相关

  (《今日观察》评论员)

  宏观来讲,公务用车的制度改革,肯定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系的。越不发达的国家,政府用车越是公务车。经济发展比较低层次的时候,一定是政府来埋单,等到经济慢慢进步了,使得官员也认为,只有在公务的时候,才有资格来用这个车,中国肯定还在这两个极端中间,杭州在国内算是相当先进的地方,所以他们来首先做公务用车的改革,是符合全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务车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