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向松祚:新能源政策有利于美国实现其国家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5日17:35   CCTV《今日观察》

  奥巴马上台后,能源、环境和气候成为美国社会最热衷的话题,一个原来坚决反对《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现任总统却是一个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最热心的呼吁者。此次中美对话,两国将在能源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取得怎样的进展?央视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评论员评论员潘家华、向松祚共同评论。

  奥巴马政府高举能源与环保大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 ?

  向松祚:新能源政策有利于美国实现其国家利益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新能源政策和相应的外交策略,完全是从美国最高的国家利益出发的。第一,美国要真正地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的复苏,光维持经济景气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带动整个美国实体经济的复苏,而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政策正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所选择的最重要突破口之一。第二,尽管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里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金融体系也受到重创,但是美国仍然希望在未来的长时间里能够继续保持在全球经济、金融、货币等多方的霸主地位。美国选择新能源的这个产业,也是希望在未来的数十年里面能够占据全球最庞大的一个产业主导权。第三,美国这一次把新能源政策和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重要话题放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中,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也是美国在外交策略上的一次强大攻势,美国的历届政府都很擅长创造新的外交工具和手段。

  潘家华:中美对话机制若能达成共识,将会推动年底哥本哈根的减排协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国际预期来看,中美两国温室气体的排放,超过全球总量的超过40%。如果中美联手,那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制度的构架,会起很大的推动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方会议进展缓慢,如果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联手,其他国家来配合的话,也会取得很好的收效。如果中美两国的对话机制能够达成某种形式的共识,也会为年底哥本哈根的减排协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国际社会预期也比较多。美国也希望中国人通过这种对话机制了解美国的利益诉求,并且让中国人能够做出某种形式的承诺。

  中美在这次谈话中将各显怎样的诉求?

  向松祚:美国希望这既是对话会更是个订货会 迫切需要中国下订单

  (《今日观察》评论员)

  再过几天此次对话就要在华盛顿举行,要推测美国的诉求,最好先回顾一下以前中美之间已经举行的四次对话会。对对话会,美国有一个基本模式。首先它希望和中国在一些原则问题上先达成共识;这之后它希望中国在一些具体的方面,做出让步;通常美国在原则上跟你达成一些共识,然后他会拿出一长串清单,这要么是要求中国在市场上对美国的资本和企业做出让步的清单,要么是一个希望中国购买美国的设备和产品的清单。美国在对话模式中不仅仅希望开成一个经济学对话会议,唱一些高调,美国更希望在开对话会的同时能够开成一个订货会。比如这次华盛顿开一个会,最好中国能够承诺,在美国购买数十亿,或者数百亿的美国清洁能源方面的产品或者设备。他一定要有订货单,有非常具体的成果,因为这是拉动美国经济所必需的。

  潘家华:不要对美国技术支持抱太高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观察》评论员)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成熟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如果这两个市场加在一起的话,我们就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来研发技术和应用技术,最后形成在世界上的技术的先导。我们可以这样期待,但期望不能抱的太高。第一,新能源的技术成本非常高,需要时间,我们不可操之过急。第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历史上我们和美国又多次经济对话,但实际对中国在物质上、经济上给予支持的案例并不多。因为美国政府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国会,如果国会不同意将纳税人钱来资助中国的话,中国不可能得到他们任何一种经济上的资助。而且美国在技术市场方面讲知识产权,所以它也不可能免费将技术转让给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不可以抱以过高的期望。

  美国节能减排积极姿态令人欣慰,中美能否在短期内取得成果?

  向松祚:要警惕美国利用中国 中方要明确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

  (《今日观察》评论员)

  既然美国现在把全球的节能减排提到这么高的地位,那中国应该明确要求美方把其核心技术转让给中国,在技术上帮助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美国想把他的产品和设备卖到中国来,通过中国的市场来拉动他的经济,带动他的产业,最终成为世界的主导产业。中国要清醒地认识到既然美国做出表率,就必须帮助中国节能减排的工作,把核心技术转让给我们,不仅仅是要卖产品给我们。另外美国作为一个最富裕的国家,也要从资金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在这次对话里面必须要有这些非常具体的原则性的共识。

  中国如何更好地履行节能减排责任?

  潘家华:中国在明确自身责任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提出了20%的能源强度减排的目标,现在相应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开发可再生能源的一些举动也表现出来了。中国现在可以做出承诺,把现在所有的政策措施作为某种形式的量化,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表现出这一点。除了承诺以外,我们更需要保障自己的发展权益,不可以操之过急。新能源很好,但成本很高。我们必须要依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我们究竟可以做什么。

  杰弗里·萨奇:中美应携手创造低碳经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 教授)

  中国和美国需要携手努力创造低碳经济,这是两国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中美两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的40%。所幸电动车、二氧化碳的捕捉与隔离,以及正在扩大使用的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这些强有力的新技术正在出现。在这些方面中美两国,都有美好的合作前景,如果两国携手共同努力,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李长久:美国的碳关税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协会顾问)

  减排的问题要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来处理。美国提出所谓碳关税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所谓碳关税就是要对进口耗能比较高的产品,征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税,这很不合理。实质上这是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行为。

  中美如何达成更多共识 实现更好合作

  潘家华:务实态度不可丢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一定要务实,不要空泛的原则或理念。我们能够做什么,对于我们要求美国在哪些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美国对于合作有哪些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地方,要有务实的态度。

  向松祚:吸取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教训 大力发展本国技术

  (《今日观察》评论员)

  第一,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具体的措施和策略,一定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国情首要是要发展,要增长,要保就业,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对话里,报道里提出,中美双方占了全球排放的42%,把中美总量扯在一起。所以中美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个提法我们要坚决反对。从人均上看,中国以这么可怜的资源养活了占人类四分之一还多的人口,这对人类是巨大的贡献,更何况我们还出口那么多产品到美国,第二个,在中美能源具体合作方面,我们应该吸取过去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失败策略教训。很多的产业把市场是让给外国的资本、外国的企业了,结果市场给他们了,但是我们还没得到技术。其而代之的是,我们首先要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技术。第二个大家必须是平等和公平的交换,对方不给我们技术,我们也不要把市场给他们。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美国 新能源政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