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樊巍:卫星功臣送报纸为生令人不能容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08:03  荆楚网

  作者:樊巍

  武汉68岁卫星功臣,头发花白、驼着背的陈佑生,已经在江岸区徒步爬楼送了12年的报纸。他必须靠这笔收入去养活自己和老伴--虽然他曾是武大核物理专业的高材生,曾被派往我国西部某卫星研发基地参与导弹的研究设计工作,后来还曾担任过武汉一家国企的副总工程师,但因为原单位已解散,人事档案又被弄丢,他至今办不了退休手续,相关待遇也一直无法落实,只得靠送报为生(据2009年7月28日《长江商报》)

  这则消息令人啼笑皆非,更令人震撼!

  啼笑皆非者,莫大讽刺也。老知识分子、老卫星功臣,德高望重、功不可没,非但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荣誉和待遇,反而丧失合法身份、沦为政治难民,是为讽刺;最低生活无法保障,到了晚年竟不得不为生存而折腰,这是何等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是为震撼。

  这则消息映射了几个显著的社会问题:价值扭曲、知识贬值;公平缺失、保障不灵;管理缺位、问责艰难。

  我们一再叫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教兴国,对少数高层的大哲大儒似乎抬爱有加、褒奖有过,但对基层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许多高级知识分子而言,他们的待遇,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确确实实不敢恭维。对比从政、从商、从戎、从教一辈子的人,到头来还是货币积累和行政职务来得实惠、靠得住。假的不谈,真正的知识分子一般具有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气节,为科学而存在、为价值而生活、为真理而奋斗,从不为个人前途或物质利益而钻营盘算、也学不会为可能降临的生存危机乃至灾祸而未雨绸缪;因而在物质的世界里,这个群体也是极端脆弱和悲哀的,他们不具备正常的生存能力,结局往往令人扼腕叹息。所以真正的知识分子从来都是叫人又敬又怜的,敬他们的脊梁,怜他们的结局。

  我们一再高唱生而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公平,为什社会对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地道道不擅自保的知识分子从不加以法律、制度或体制的天然保护?老实巴交、傻了吧叽,不给“领导”添“麻烦”是他们一贯的“口头禅”,更是“心里话”。呜呼--若非媒体捅出来,不知何日是个头!贡献一生沦落街头,是他们自己的痛、他们家庭的痛,更是民族的耻辱、国家的耻辱。

  怎么办?我看还是先从问责做起。我们是无神论的国度唯物主义的党,贴了封条的档案袋组织能看个人不能看,是绝对不会不翼而飞的。我们单位多年前有位人事部门的副处,由于弄丢了经手的人事档案,提正处的安排泡了汤,尽管被路人捡起送还--这就对了嘛。陈佑生的档案还是赶快找吧,一定找得到的;即便找不到,也一定找得到责任人,也就是在谁手里丢的。退一万步,就算责任人死了,还是可以掘墓鞭尸以儆效尤弘扬正气嘛。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民更以食为天。光靠精神食粮养不活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人民的精英,也是要吃饭的,而且是要住房、要看病、要退休的。我们不是高谈权为民所用吗?那就赶快用吧。否则子欲孝而亲不在,肠子悔青也不管用了!

  无独有偶,本人家父也是一位70岁的准“两弹元老”,曾是老清华大学原子能化工专业6年制定向培养高材生、“两弹元老”钱三强的弟子。1970年代在东北核基地为排除设备故障,长时间接触烈性放射源而身患慢性放射病。他们那一行俗称“看不见的战线”,不痛不痒间,造血免疫系统已遭致命损伤。后来正常退休了,国家只给基本生活保障,却没有特殊的医疗照顾,看病自己要花钱、药品选择受限制,医疗待遇远不及副局级以上“高干”住院费用及进口药品全额报销那么来得潇洒!--作为子女,难免心寒。

  更有甚者,几年前我曾经在汉口青年路某巷口邂逅一炸面窝的老头,居然怀揣1980年代劳模证书,省级市级记不清了,也无法考证真伪,反正周围的人都替他鸣不平。按现代心理逻辑推测,劳模下岗炸面窝,实属万不得已,绝对不是什么光彩事,冒充做假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卫星 功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