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光远:不要误读央行六天三表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08:15  东方早报

  作者:马光远                                              

  7月29日,沪深两市双双天量暴跌,沪指收盘跌5%,出现了近8个月来的最大单日调整。而其中的诱因不乏对未来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当日晚上,央行通过官方网站再度表态,将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这是央行在6天之内第三次做出此番表态。

  对于央行的这种密集型的表态,究竟是在安抚谁,出于什么样的权衡与考量释放如此明确而密集的信号,如何解读央行下半年对“适当宽松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在当下股市、楼市火爆,实体经济的走势并不明朗的下半年,的确值得玩味。

  其实,外界之所以担心下半年货币政策会调整,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支撑。其一,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已达7.37万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完全演化成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二,春节以来,股市、楼市逆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走出了一轮牛气十足的行情。而股市、楼市背后的推手,各界普遍认为是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所导致;其三,信贷的大量派放,使得货币政策亦可能从防通缩转为对通胀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结束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的狂热表现,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让其回归理性,给资本市场和楼市降温,既符合逻辑,也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和复苏。而且我们看到,无论是监管部门、专家学者还是政府一些高层官员,都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表示了期待和预判。

  首先我们看到,早在3月份,很多学者就指出,大量的信贷资金可能违规进入了楼市、股市,而在上半年结束之后,这种担忧基本变成了现实;其次,银监会多次重申要严防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楼市、股市,在6月份要求商业银行不能把信贷发放作为业绩考核指标。7月27日,银监会更是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确保固定资产贷款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的需要,防止贷款被挪作他用,以及防范贷款快速增长形势下的银行风险;其三,在经过前一阶段“救急式”的政策猛药之后,宏观经济虽仍然具有不确定因素,但基本已经企稳,进入调养阶段,在政策上不必继续下猛药救治。

  基于以上几点逻辑,根据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防范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对中国经济真正走上复苏之后大有裨益。然而,央行的这种表态,无论是时机,还是密集程度,却又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笔者认为,央行之所以如此作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正如央行副行长苏宁所表示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免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复苏的影响,需要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二,因为有关方面将楼市的复苏视为目前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明知如此,也不得不继续为之,以求得房地产的复苏拉动经济;其三,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执行效果有偏差,但就下半年而言,大量的民间投资和中小企业的复苏仍然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如果收紧,受影响最大的将是这些前半年并没有分享到政策盛宴的“弱势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央行的这种表态就多少有“被迫”的成分。但笔者认为,在前半年货币政策本来已经过火的情况下,央行的这种表态事实上有失市场理性,容易引发市场误读,导致货币政策的失控。比如,央行最后一次表态的时机是在7月29日股市大跌之后,给人以人为托市的感觉。这种时机的选择很容易影响货币政策的公信力。   

  很显然,无论从实体经济的复苏需要,还是从防止信贷风险而言,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已经面临“拐点”,虽然政府重申坚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动摇,但这只是政策的策略,货币政策下半年收紧将成为必然。下半年货币政策不能再追求“放量”,而应该追求政策的执行效果和集约程度。货币政策可以不动用准备金比率、加息等猛药,但一定要控制量。如果在货币供应量上不给予明确的控制信号,担心打草惊蛇,祈求面面俱到,恐怕不仅无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而且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认为1929年的大萧条是货币政策失败的结果,令人深思。如果不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弗里德曼所言“货币的祸害”的恶果必将出现。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央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