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之豪:中国式环保太过功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1日14:18  环球时报

  作者:赵之豪

  经过10年的大力宣传,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从无到有逐渐建立起来了。然而,很多情况下,中国的环保事业处于一种随时会无人问津的情况。人们依然说着先污染后治理这样的理论,环保只是最后用来装点门面的。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困惑,难道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对环保意识的宣传出现了偏差?

  笔者看过很多政府拍摄推广的环保题材的广告,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广告都从对人有利和无利这个角度出发谈。环保要么可以省钱要么可以挣钱。“节约创造价值”这样的口号,让笔者不解:莫非我们只是出于经济利益目的才去环保的?

  以利益推动环保固然效果尚可,却埋藏着隐患:当没有利益时人们还环保吗?如废旧塑料瓶,前一阵石油价格大涨价带动瓶子价格上涨,于是人人积极回收瓶子。突然一夜间石油价格大跌,一大堆瓶子才一块钱,人们于是觉得费那么大劲不合算,结果人们纷纷回归原状,瓶子用完就随手一扔。

  这种以利益为基点的环保思想会产生两种极端恶果:一个是“以邻为壑”,让别人承担环境破坏的后果。如很多地区现在进行环境保护,其实只是把一些污染企业搬到别的区域,任由污染在别人那里发展。另一种恶果则是“公有地的悲剧”。自然环境是公有资源,人们总觉得反正自己不占有,别人也会占有。冬虫夏草几年时间挖光,几乎酿成生态灾难,正是一个典型的悲剧。

  笔者认为,西方一些国家之所以在环保事业上如此积极,与他们的国民在环境上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在西方的环保理念中,已经把自然生命上升到一种和人类平等的地位。他们对于自然和生命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之心,一种同呼吸共命运之感。

  对于他们而言,自然并不是可以利用的对象,而是人类的伴侣。西方的环保教育,不是一板一眼地告诉你不环保会有怎样的后果,而是直接把孩子带入自然,和各种动植物接触,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不仅儿童如此,成年人亦然。

  这样培养出的环保思想意识,更多的是一种情,真正的对自然热爱之情。因此他们在自然面前会三思而后行,不会因为某一事物对自己没什么用或不合自己的意而简单地把它除去。

  中国公民现在的环保思想,缺乏的恰恰正是这样一种情。这种没有感情灵魂倾注其内的环保注定几乎就是一种行尸走肉。现在环保的思想很流行,但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口号流行。高喊环保的同时却随随便便折一枝花,砍一棵树,踩死一只昆虫,吃各种野味,按自己的喜好随心所欲地对自然进行改造,人们与自然毫无心连心的共鸣之感。结果环保事业从大家的事变成了别人的事,身外之事。

  现在中国的环保事业和意识还处于一种非常低水平的状态,人们的环保目的依然是以人的利益当头。而真正的环保,则应当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与自然的融合。既包括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这既要努力消除人类对自然的不良影响,同时更要尊重自然。由此看,中国的环保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学者)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环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