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夏昌奇:我们不要被会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10:18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夏昌奇

  要论群众组织,工会应该算是规模最庞大者之一。据统计,中国工会会员总数目前已达到2.12亿人,全国职工入会率超过77%,基层工会组织发展到172.5万个。中华全国总工会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工会组织。

  但提到工会,我想,多数人会有与我同样的感受。从开始上班,我们就“被会员”了,自动成为单位工会的会员。会费自动从工资中扣除。至于这钱怎么花,自然是不劳作为会员的我们来费心的。除了逢年过节发发食用油、瓜子等“福利”,工会似乎与我们也没有多大关系。

  会员与工会的疏离,工会地位的无足轻重,这些并不只是一种个人感受。从新近发生的几起新闻事件,如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案、富士康员工孙丹勇跳楼案、吉林通钢群殴总经理致死案,不难窥见现行工会体制弊端之一斑。我们看到,无论事件中的死伤者是劳工,还是资方代表,工会组织在权益冲突中要么不见影踪,要么无所作为,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原因何在?

  我们先来看看工会自身的想法。7月23日,广州市总工会通过了关于工会改革和建设的《决定》,提出消除工会对企业及行政部门的依附性,增强工会独立性的改革宗旨。具体措施包括,工会主席不得为兼职,为私企工会主席发津贴,设立工会干部维权基金,以及派出专职工会委员等。此前3天,中华全国总工会则公布《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这一意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今后在制定员工工资标准时,企业代表要与行业工会或地方工会代表谈判商定,而不能由企业单方制定。

  公正地说,工会对自身的困境并非没有觉察,而且正在力图改进。独立性不够,参与度不够,被看作是当前工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工业相对发达,对解决劳资纠纷的头疼想必也体会更深。工会的弱势地位,对于工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不利的。有评论认为,该《决定》试图用经济赎买的办法换取工会的独立,可以看作目前体制允许的空间内所能采取的积极进取之举。

  的确,工会通过获得经济支撑而得到独立性,是工会发挥作用的关键的一步。但仅止于此,还十分不够。你钱再多,不会比资方更“不差钱”。工会,只有成为劳工自己的组织才有真正的动力去维护劳工的权益。

  通钢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劳资冲突的激烈。既然劳资利益的冲突不可回避,务实的做法是为冲突提供更多合理合法的舒缓和解决的渠道;通钢事件,更让我们看到了劳资无序冲突的惨烈。既然工人们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与其让它像一头狮子一样破笼而出,不如以有组织的、合法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方面,工会本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企业工会名存实亡,早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工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