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文武:别让经适房成鸡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12:50  新华网

  作者:王文武

  近日,石家庄网友发帖称,石家庄市今年推出的首批经适房,因均价高出附近商品房和购房者无继承权,该市上千套经适房遭弃购。对此,该市相关部门回应称,定价偏高因建设时遇到建材涨价等因素,但这批房不可能降价。(8月3日《新京报》)

  关于经济适用房的“奇闻”,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武汉中心城区一处申购比达40:1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出现“6连号”现象;重庆市渝中区大坪镇的新城大厦,其中322套经济适用房交房才8个月,竟有一半左右已被出租;湖北老河口经适房摇号曝出“14连号”……如今,石家庄经适房定价偏高的消息再次触动了公众的神经。

  经济适用房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经济、适用。有资格获得此待遇的人群当属城镇中低收入人群。但是,从武汉、重庆、老河口、石家庄等地发生的经适房“奇闻”可以看出,经适房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令人尴尬的“鸡肋”。

  之所以说经适房是“鸡肋”,笔者认为:其一,经适房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论证。经适房的建设应在限制土地价格和成本及利润上做文章。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一些经适房户型设计极不合理,更有甚者价格奇高。其二,经适房申购不透明。当前,之所以出现诸如武汉、重庆等地的经适房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制度缺乏透明度、相关部门暗箱操作造成的。

  如何让住房福利政策真正惠及中低收入群体?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首要是政府层面要真正把经适房建设作为施政的一项义务。在经适房的规划、论证、设计尤其是招标时,不要过于突出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在户型、区位、价格、配套等方面,要站在中低收入群体的立场去考虑,而不能为了政绩去糊弄公众。

  其次要坚持公开、透明的操作流程。信息公开、透明是经适房彰显经济、适用的根本举措。组织者应从经适房的规划、建设再到销售做到全程“公示化”。小区规划地点、适应人群、房屋套数、申报人员详细名单、入选资格、入围名单等,要全部翔实地在互联网、报纸等媒体上公布,接受公众的监督。要加强经适房销售过程中的人员核实,可以邀请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全程参与经适房入选名单的确认,严格审核,确保购房名单的公正。要加大对经适房预售、售中、售后监督,严防监管真空,让经济适用房最终回归经济、适用、保障的本质。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经适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