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商报:学术腐败须刮骨疗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0:52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社论

  学界出现了两个版本的“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论文集。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及其学生谢鸣的一篇抄袭论文收录在第一版论文集中,而该论文是智利科学家论文的删节版。被查出抄袭后,会议又推出“正式版”,删除了该文。据称,这篇以周祖德为第一作者、学生谢鸣为第二作者的抄袭论文,曾由本校另外两位教授把关。(8月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学术论文抄到地球另一端智利科学家的头上,而且连标题都不修改,这位博士抄手也真够雷人的。论文本已结集出版,发现论文抄袭后,学术会议组织方又煞费苦心推出论文集“ 正式版”,帮助周祖德校长掩盖抄袭论文。如果不是近期多起高校领导剽窃案曝光,舆论穷追不舍,校长抄袭门恐怕早已悄悄关上。学术管理机构对校长抄袭门如此 “躲猫猫”显然难以服众。

  笔者注意到,周祖德校长涉嫌抄袭的论文属于师徒二人共同署名。这与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帮助学生杨伦发表文章的情形相似。辽宁大学表示,抄袭系杨伦一人所为,副校长陆杰荣署名仅为帮助学生论文发表,非直接责任人。两校分别把院士与副校长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如果公众舆论逼着本不愿回应质疑的周祖德校长表态的话,周校长是否也会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自我“金蝉脱壳”呢?

  其实,不管署名第几作者,署名就意味着文责自负,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值得追问的是,校长在学生论文上署名第一作者,这不是强占学生的劳动成果吗?论文是否能够出版,本应依据论文学术价值确定。论文为何署名校长才能出版?论文抄袭者无疑应该文责自负,学术成为权力婢女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更加离谱的是,署名周祖德校长的抄袭论文,竟由武汉理工大学另外两位教授把关。校长大人对论文不履行指导、审查义务,就堂而皇之带到学术大会上交流、出版,实在有辱学者身份。而且,该事件再次戳到了高校学术腐败的痛处。

  除了院士、大学校长身陷剽窃门以外,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学术造假、学钱交易的事情屡见不鲜。除了明目张胆学术腐败以外,一些教授拿着纳税人提供的工资,忙于走穴创收,不亦乐乎,甚至热衷为利益集团代言,导致搞科研、进课堂的精力被大大挤占。高校领导各种社会事务更多,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校长剽窃门一再被打开,或许并不奇怪。

  而且,高校官场化、学术权力化倾向比较突出。某些高校领导本身学术不端,丑闻迭出,查处学术腐败事件,一来底气不足,二来担心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打击学术腐败尚停留在剪矢医伤的阶段。高校的学术问责之刀根本削不了内部人抄袭的把。何况对于周祖德这样身居高位的一校之长,除了掩盖抄袭记录外,如何自查自纠呢?

  面对越来越多的高校领导涉嫌抄袭,教育部不应保持沉默,尽快介入调查,查清事实真相,启动问责程序,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留住大学精神。我们拭目以待!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学术抄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