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红漫:亡羊补牢式的税收监管值得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9:43  南方都市报

  作者:马红漫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制定并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加强股权交易、反避税、房地产业等领域的税收征管,进一步做好堵漏增收工作。(新华社8月5日电)

  国家税务总局这一举措有其深刻的现实经济背景,那就是我国税收上半年出现明显减收,全年财政预算目标实现的难度极大。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仍然同比下降了2.4%。而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却持续大量增加,上半年全国财政支出增幅达26.3%。目前学界对于财政赤字的担忧正在升级,有学者预计全年的赤字大概占GDP比重的3.5%,约1.1万亿元。而渣打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则称,中国全年的财政赤字规模占GDP比重将超过4%。

  一般而言,世界各国以财政赤字占GDP比重3%为安全界限。由此可见,增支与减收并存的局面有可能负面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正是基于此,税收部门肩负起了极为严峻的财政增收任务,由此才会有一系列的强化监管措施出台。而就当下中国财税体制的潜在问题而言,这些措施固然有其现实积极意义,但是笔者认为,财税部门不能仅仅视之为应对当下财政困难的权宜之计,适时全面推动中国财政税收体制的革新才应该是最终目标。

  以中国税收监管体制的漏洞而言,一些问题已长期存在,比如跨国公司利用关联交易避税、房地产企业利用财务制度与项目公司制避税等。从税务总局的相关文件看,针对这些长期的税收漏洞,监管部门几乎是不厌其烦地给出了极为细化的指导意见,罗列了所有可能出现税收问题的环节。如果这些细节都能够在监管中被落实,理应能够斩获积极的效果。然而,从政策属性看,这些强化监管措施的实质属于亡羊补牢,并非是对既有财政管理制度的重构,因此很难发挥出制度重建的突破性作用。而后者其实才是当下中国财政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仅就财政赤字规模而言,即便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超过3%,也未必是什么大事情。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上,赤字规模曾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G D P的5%以上,而当下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远非当初所能够比拟。因此,所谓财政赤字的压力,更像是实现“保增长”政策目标的压力。如果以最恶劣的情况看,倘若到年底美国等海外经济还无法真正复苏,那么,明年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或将面对因财政资金短缺而无米下锅的局面。这才是调控部门所担心,并急切希望税收征管能够补充到位的根本原因。

  正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为何以当今中国相当强大的综合国力,却难以维持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资金需求。以此为基础,提供给我们观察财政体制以及税收制度弊病的关键角度。一般而言,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旦实施,能够在半年后就获得市场的反哺,也就是随着政策受益企业的效益转好,由此带动税收回报将会提升。这些增加的税收回报又为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提供持续的弹药,是为政策与市场间的良性循环,并最终推动宏观经济的稳步复苏。然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已近9个月,税收回报却依然低迷。即便以6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大增19.6%看,当月的税收收入仍然同比下降6%,反而是非税收入大幅飙升31.4%。

  这一对比反映出财政政策与财税体制的真实问题: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投入侧重于大型基建项目,回报率低、运转周期长,而多数经济效果明显的民营竞争领域却鲜见财政资金的扶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作为财税监管体制实施的主角,并不热衷于税收提升,而是更热衷于非税收入,也就是税费收入的增加。因为后者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而相关监管也更加宽松。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本应良性循环的财政政策与市场回报,却在实际执行领域遇到了瓶颈,使得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遭遇巨大资金压力。而亡羊补牢式的税收监管措施,固然能够弥补既有的制度漏洞,但只能发挥出缝缝补补的作用,无助于市场体制内在复苏机制的强化,甚至可能由于短期内税收监管过严负面影响企业的复苏进程,可谓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财政赤字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财政政策努力却无法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与回报。对于这一问题的突破,才是财税部门需要切实努力的关键所在。(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税收 财政政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