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祚来:从群众反映到网友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09:49  东方早报

  作者:吴祚来

  写新闻评论与报道新闻有所不同,写新闻评论,必须根据媒体报道来做,如果没有传统媒体报道,那么新闻评论则无从谈起,即使在现实中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只要传统媒体不报道,那么新闻评论员也只能望洋兴叹。新闻评论员能不能只根据现实中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当然可以,但主流媒体不会发表出来。

  报道新闻时,有媒体主张“负责任地报道一切”,但“网友曝”是不是负责任报道的一部分?网友提供的信息,是不是负责任的?我们能不能这样认为:只要网友是可信的,只要媒体人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与价值判断认可的新闻事实,是不是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纸媒,向社会发布?

  《中国青年报》评论编辑曹林在一篇题为《“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的文章中,针对《广州日报》一篇有关“清华研究生导师年赚千万”的报道指出,该报道绝大部分内容摘自网帖,而许多网帖内容是网友编造的。虽然“网友曝” 式的报道有时会倒逼出真新闻,最终结果也证明网友所曝不假,但这样的“成功经验”并不能证明新闻就能这样写。他呼吁纸媒不能玩“飙车式曝光”,不要以为冠以一个“网友曝”,当最终证明是假新闻时就可以把责任都推给网络。

  《北京晚报》评论部苏文洋则认为,中国曾经有过“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的时期,但恰恰是在没有网际网路、没有“网友曝”的时期。他认为,有了“网友曝”以来,新闻文风大有长进,“假大空”有所收敛,说人话的新闻多了,讲官话的新闻少了。他形容,“网友曝”其实是对“记者不能曝”的一种反动,很多“网友曝”本身就是“记者不能曝”的作品。网友曝出中石化大楼有1200万元的天价吊灯,求证后得出只有156万元,但这并不能断定这条“网友曝”就是虚假新闻,也不能说纸媒记者的跟进有失新闻规范。  

  曹林的担忧在新闻的公信力方面,我认为是必要的。媒体人更多应该自己在现场,如果“网友曝”在传统纸媒上引用过滥,过多依赖“网友曝”,传统媒体的严肃性可能会大为降低,受伤害的首先是媒体自身。但苏文洋先生对“网友曝”的袒护,也不无道理:“网友曝”在某种意义上,如同公安系统所说的“线人报警”,一旦警察出警,线人提供的线索是否真实有价值,立马就可以水落石出,媒体在新闻源头上加上“网友曝”,一方面在强调网络强大的信息源功能,另一方面是在强调,这则信息是重要的,但并未经本报核实,有待新闻追索。

  现在的“网友曝”,在过去传统纸媒中也经常使用,只是当时不叫“网友曝”,而叫“据当地群众反映”。我们在谷歌的“页面”栏里里检索一下“当地群众反映”,能收获近180万条相关信息;检索“网友曝”,能收获1800万条相关信息。两相对比,“网友曝”的数量已十倍于“当地群众反映”。

  有一点可以肯定,“网友曝”相对于“群众反映”,有着某种积极的进步。“群众反映”的相关新闻后面,媒体更多是在替群众代言,譬如群众反映强烈,群众反映良好;群众反映并没有数据支持,因为群众一词是很多的人,有一定的“量”。而“网友曝”,则更多的是强调某一位网友反映的信息,媒体并没有天然地成为网友的代言人,只是通过网友来反映某些不为公众所知的内幕、特殊信息而已,并且这些来自网友的新闻线索,必然与公众热点关注相关。

  对比一下我在谷歌中检索出的含有“群众反映”与“网友曝”的新闻标题,也许可以看出一些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不同之处:

  先看“群众反映”(前五条):《韩城市龙门镇电玩赌博猖獗当地群众反映强烈》、《金融知识下乡,群众反映热烈》、《府谷一煤矿发生事故当地群众反映煤矿瞒报漏报》、《罗清泉:别认为群众反映的意见好像不属实就不管》、《福建省泉州市:政府主抓市县联动把政风行风热线办成“一把手”勤政为民的工程 》。

  再看“网友曝”(前五条):《温州网友曝公务员上班“偷菜” 政府回应已被辞退》、《网友曝幼儿园组织儿童用裸眼观日食大人用眼镜(图)》、《网友曝中石化大楼装1200万天价吊灯》、《网友曝陈慧琳之子系其弟和女模特的私生子》、《网友曝镇书记办公室红木家具价值百万》。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友曝”是过去时代群众反映的延续与延伸,它是网络社会的必然现象,它突出的是某个网友提供的特别信息。而“群众反映”则反映某地涉及面较广的有影响力的政策、措施与社会问题。“群众反映”涉及的问题多属公益公共话题,而“网友曝”,则多涉公共关注的不易发现的社会隐秘事态。还有就是,“网友曝”相当多的内容与娱乐或八卦新闻有关。

  所以,从“群众反映”到“网友曝”,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网友曝”也是一种新闻现象,它与新闻文风,关系并不大。新闻事件更多只关涉真相,只要“网友曝”曝出的是真相,或使人们追问真相,它就具新闻线索价值与影响力。(作者系文化学者)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群众反映 网友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