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晏扬:抄袭成风 教育部何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10:52  长江商报

  作者:晏扬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科院2009年院士候选人周祖德与其博士生谢鸣合作的一篇论文涉嫌抄袭,而智利科学家罗伯特・卡迪纳斯断言“这篇是我们的论文的删节版”。此事早在去年12月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上已被暴露,但这并没有影响周祖德进入中科院院士2009年增选候选人行列,谢鸣也即将被授予博士学位。谢鸣称,事情过去近一年,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出来“恶毒炒作”。(8月4日《中国青年报》、8月5日《楚天都市报》)

  这起学术抄袭丑闻,其实几无“新意”可言:同样是师徒合作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同样是有人“不怀好意”举报……唯一的“新意”也许在于抄袭国外学者的论文。

  学术抄袭成风,这样说似乎并不夸张。且不说一般教师、教授、研究生抄袭,单就大学校长级别的抄袭丑闻就让人目不暇接:云南中医学院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广州体育学院院长、辽宁大学副校长、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这个名单可以列出一长串。人们从惊讶到愤怒到无奈。

  近年来被曝光的学术抄袭丑闻,绝大多数发生在教育界,尤其是高等院校。我不知道教育部对此作何感想,是否也感到“审丑疲劳”。教育部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对学术不端要“下猛药”,要“零容忍”,狠话说了一大堆,但落实到行动上,有何具体作为?教育部将查处学术不端的职责完全交给高校,明确表示如何处理学术不端是学校自己的事,教育部不会插手――让高校自查本校领导的学术抄袭问题,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实际上,眼下对于学术抄袭的处理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抄袭丑闻被曝光没有必然性,大多缘于偶然发现;二是抄袭丑闻被处理更没有必然性,大多是不了了之;三是抄袭认定标准模糊,往往落入公说婆说的困境。很显然,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又非教育部有所作为不可。

  教育部作为最高教育主管部门,理应承担起调查、认定、处理教育界学术不端行为的职责,而不能把这个职责全部推给各个高校。教育部可牵头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对部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认定;省级教育部门亦可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对省属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认定;教育部可联合科技部等部委,制定学术不端行为的明确认定标准,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对学术腐败理应“零容忍”,这种“零容忍”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应有的责任担当。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学术抄袭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