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四倍:拿高薪要靠本事的吊诡与遮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6日11:25  燕赵都市报

  作者:朱四倍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广州作了一场题为《遵循企业发展规律 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专题报告会,纵论国企改革发展。关于国企领导报酬,他说,“2002年到2007年,我们有1500亿元利润,我给央企1556位副总以上的领导平均每年涨了4600元工资,他们给你1500亿,你即使拿出1亿也应该。拿高薪要靠本事,但薪酬支付要讲良心。你钱给少了,人都跑了!”(《广州日报》8月5日)

  诚如所言,“不讲效益的公平不是真正的企业,我不是慈善机构的领导,是企业的领导,按效益的分配是最公平的”,但是,国企薪酬真的是“靠本事”吗?根据李荣融对国企利润靠垄断的驳斥,可以认为,在这个“老板”眼中,所有国企高管的高薪都拿得理直气壮,有些甚至拿少了。真的如此吗?在笔者看来,这是大可存疑的。

  “拿高薪要靠本事”看似冠冕堂皇,但是,就当下环境和现实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吊诡的说法,也可以认为是一面之词。首先,“拿高薪要靠本事”是对垄断红利的无视,而我国的客观事实是国企经营者的能力正和垄断混为一体,很大程度上国企利润的增长不是由于经营能力而是垄断带来的。

  次之,“拿高薪要靠本事”还是对国企收入分配混乱和无序的有意遮蔽。国企高管薪酬缺乏标准、透明度缺失、监督缺位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这点上,作为“大老板”的李荣融真的不知道吗?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2006年省情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广东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总体上处于无序和失控状态,有的企业自定高薪,有的企业实行股权激励,高管几年间获得几千万元甚至近亿元报酬,企业却亏损。据《组织人事报》报道,我国相当一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无关,国企高管年薪高低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系数仅为0.4。可以说,国有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无关是一种普遍现象。

  再者,“拿高薪要靠本事”包括了职务消费吗?国企的职务消费是不是也要“靠本事”?国企高管除了薪酬外还有职务消费,很多国企高管除了身体是自己的,其他的衣食住行均通过职务消费来解决,实际收入甚至大于名义的薪酬。有关报道显示,国企高管拥有名目繁多的职务消费,有些费用甚至占到了年薪的20%。这难道可以被忽略吗?

  最后,“拿高薪要靠本事”的“本事”是指什么?靠的是“官员”身份还是“企业家”身份?这在笔者看来,也是一笔糊涂账。我国国企高管不是通过市场机制真正产生的企业家,而是依靠垄断资源分享利润的“官员”。更何况,我国国企高管是行政化的,公众没有发言权,法律和制度更是缺位。因此,监管乏力是社会不可承受之重。如此一来,“坏账是国家的,分红是老总的;企业破产百姓买单,老板薪水分毫不减”的社会怪相得以形成。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拿高薪要靠本事”呢?

  因此,“拿高薪要靠本事”是一种吊诡的说法,充其量是一种自我辩护,甚至可以说是对国企薪酬分配无序的有意遮蔽和卸责。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国企 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