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CCTV2《今日观察》2009年8月7日播出:“保障性住房:期待纯粹”,以下为节目内容。
河南南阳“风帆金色世家”小区的420户业主,在交齐了各种费用3年之后仍然没有拿到房产证。这时业主们才惊讶地发现,自己以商品房的价格买来的是经济适用房。开发商是如何把经济适用房摇身一变,成为了商品房?怪象频出、颇受质疑的经济适用房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央视经济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霍德明、张鸿共同评论。
经济适用房按商品房出售,南阳爆出怪事,420名业主谁欺骗了他们,经济适用房里为何又出腐败事件?
保障性住房:期待纯粹
张鸿:当权部门利用赤裸裸的权力进行偷梁换柱
(《今日观察》 评论员)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权力自肥,就是自己往自己口袋里装钱。用36计来说,首先他用了一招叫偷梁换柱,这个小区原来叫车南小区,2000年批的时候是经济适用房的一个计划。2004年出来一个文件说,这个小区已经不适合建经济适用房。第一是因为土地的问题,是转让的。第二是因为这个小区的户型盖的太大,不是经济适用房的户型。还有一招,他们用了瞒天过海。这个统建公司在当地是一个公众信用很好的一个公司,它不光是有公司,还是一个政府部门,叫南阳市住宅统建综合开发办。这个开发办公室就是管南阳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属于当地的房产管理局。他既管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审批,又开办一个公司来盖经济适用房,然后挣的钱都归我。所以他没有什么交易,就是把钱都装到自己的口袋里。所以如果还用36计来判断的话,这是一个乘火打劫,打的是公共利益的劫。
霍德明:开发商共谋、分赃、漂白
(《今日观察》 评论员)
这个案子是偷梁换柱,偷天换日,或者是说欺上瞒下。他对上是欺,对他的业主也是欺。这里面有三份合同,归纳起来是共谋、分赃,最后是漂白。第一份合同是2001年7月份银龙公司以及统建办签的,基本上把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分清楚了。银龙公司负责出钱、出地和盖房子,而统建公司负责去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指标。第二份合同是在2003年12月底签的,这个合同包括将来房子卖掉以后,银龙公司要还给统建办购地的3380万。再付清其他费用,如果有利润的话,银龙公司要分40%,统建公司分20%,另外还有一个自然人分了40%。第三份合同就是2007年的时候签的,而这份合同就是让统建公司和银龙公司分手,在分手以后,所有的责任、义务都归银龙公司来管。所以这就是让统建公司以及统建办能够完全抽身漂白的一个最重要的合同。
王小丫:经适房离初衷越来越远
(《今日观察》 主持人)
今天的这个经济适用房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引用《中青报》的一句话,“今天经济适用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腐败之下权贵自肥的盛宴”。那么我们知道经济适用房最开始的一个初衷是保障惠民,但是我们现在也确确实实看到的一个现实就是,离这个初衷保障和惠民越走越远。
张鸿:双轨制导致经适房远离了保障
(《今日观察》 评论员)
因为最初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采用的是双轨制,政府试图以最小的投入,能够建立一个有公共保障性质的住房。政府只投入一块土地,然后由开发商来建设。政府是希望这个保障越来越大,利益越来越小。就是开发商的利益越来越小,所以规定了一个3%的限额,就是开发商的利润率只能达到3%。但是开发商是一个企业,就一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要是让开发商来承担社会责任很难,所以政府没有办法来保障这一点。还有一个利润是政府没有办法控制的,就是买房者的收益。因为房子有两种属性,一个是买房者要住房的属性,还有一个是投资的属性。这个投资的属性就是它未来可能升值,就产生了一个特别大的一个利益的驱动。所以它天然地产生了一个寻租的空间,就是这样一个双轨制,导致了它离我们最初设计的那个保障越来越远。
霍德明:经济适用房已丧失了“保障、惠民”
(《今日观察》 评论员)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了保障与惠民,不过现在我要问,保谁的障,惠哪一种民?北京经济适用房现在大概就是5千块钱一个平米了,购买的人可能就不是当初讲惠民那个低收入阶层的人,因为低收入阶层要买5000块钱的经济适用房是很困难。保障什么呢?保障是现在已经买到经济适用房,而且过了五年的这些人。当初他买的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肯定是非常低,就是这种房子作为一种资产,如果能转让的话其实是在保障他们的利益,所以这就背离了政府当初立意的初衷。而且现在经济适用房流通的这一个阶层,不见得是中低收入的这些老百姓了,有些有高收入的老百姓一样可以去买,毕竟它是一个资产是可以去投资,有利可图的。所以可以说演变到今天,这12年的经验是保障与惠民这两个初衷都已经被违背了。
买房不住,违规出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乱象丛生的经济适用房,我们究竟还要不要你?
张鸿:经济适用房应该取消
(《今日观察》 评论员)
经济适用房应该取消,因为它解决不了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财力有限的时候,国家首先要解决最低层人民的居住权还是财产权?要解决的是他的住房难?还是买房难?所以现在我们是这个把保障性和财产性放到了一块,而很多有利益驱动的人,看中的是恰恰是这个财产增值的可能。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最初经济适用房是政府拿了地,但是政府拿的这个地是政府的投入,政府一次性投入了很多钱给你买了经济适用房。现在你收入增加了,你不需要住这个房子了,这部分钱的循环的作用就没有了。这部分钱本来应该给另外的买不起房的人,给他们继续做经济适用房的这样一个保障。
霍德明:经适房是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
(《今日观察》 评论员)
经济适用房的初衷是政府希望与市场力量相结合,能够解决人民的至少中低收入的居住问题。发展了十几年以后,尤其是中国在过去十年来,经济增长非常快速,而经济适用房它在市场的地位是变成什么了呢?首先政府无偿提供一些土地或者以非常低的代价提供的土地给开发商,来盖所谓比较便宜的一些房。但是城市里的土地是有限的,当有一部分土地提供给开发商做经济适用房的话,剩下的土地就可能要卖比较高的价格。于是开发商用这些商品房的土地来盖高价商品房,最近有一个很有名的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说,盖房子就是给富人盖的。因为土地的供给减少了,房价就会比较高一点。所以经济适用房在今天来看要平抑房价,是完全不可能,它甚至是造成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马光远:对腐败一定要严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们目前的经济适用房的确供应太少,一个东西如果一旦紧缺的话,它肯定会出现腐败。如果说每一次经济适用房出现腐败以后,到最终不了了之,那么这对制度本身就会形成一个反向的激励。也就是说,大家一旦看到,经济适用房的违法成本非常低,而它的收益非常大。事实上就形成了一种鼓励大家去违法,鼓励大家在经济适用房领域去腐败。所以我认为要对出现的很多腐败现象一定要进行严惩。
尹伯成:地方政府端应正态度,负起政府的责任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关键就是要地方政府端正态度,它是不是有这个责任心,是不是想负起这个地方政府的责任来。要有专门机构来负责贯彻执行这个事,究竟哪些家庭,可以享受经济适用房的。各个地方应该要制定一些强制的条例,比方说什么样的家庭才有资格来享受(经济适用房),怎么样批准,怎么样公示。这些制度建设都要跟上,像现在这样子恐怕不行。
国世平:经济适用房应列入干部绩效考核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现在我们国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经济适用房他没有一定的规范的标准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那么在这种背景下,经济适用房出现了一个怪胎,包括深圳的房价这么高,好多人都没有房子住。所以我觉得应该就是把经济适用房发展的好坏,和老百姓住房问题解决的好坏,列入干部的考核绩效指标里面去,那么这个问题就会解决。
张鸿:保障性住房必须明确“保障”这一属性
(《今日观察》 评论员)
保障要更纯粹一些,其实我们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吸收了很多国外的,包括我们国家香港地区的一些经验。包括祖屋,公屋,现在还有人提议说能不能建叫经济租赁房。在继续深化这个住房改革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能不能保障,我们的保障性住房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这个保障这一属性。其他的属性尽量地给它剥离掉,比如说投资的属性,投资的属性在里面越大,它可能产生的这个寻租的空间就会越大,就会有更多的利益群体进来。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12:50-00:20;次日中午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