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CCTV2《今日观察》
凤翔“血铅超标”:百姓的健康帐在哪儿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陕西省凤翔县儿童“血铅超标”事件。根据最新的检测结果显示,凤翔县的731名受检的儿童当中,已经确认615名儿童的血铅超标,其中166名属中度和重度的铅中毒。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灾难?原本三年前就该实施的居民搬迁,为何一拖再拖?央视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评论员马光远、沈竹共同评论。
沈竹:大规模铅中毒早有前兆 搬迁迟迟不动良心何在?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次儿童大规模的铅中毒有明显迹象。冶炼工厂进行是铅、锌等重金属的冶炼,黑色金属加工,包括煤炭的加工,其重污染程度是一种常识。所以这种企业落地各个地方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障碍,比如在落地陕西凤县的时候,就被凤县拒绝,虽然凤县的人口密度也不大,但是它怎么就落户了凤翔呢?凤翔县是一个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文化古镇。号称千河古地。其实它的人口的密度比凤县要大,按理说不应该让这样一个重污染企业落地的。项目落地当地的时候,遭到了当地很多老百姓的反对。当地很多人联名写了一封信,给国家的环保总局,表示我们这个县不是像环评申请那样写的是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但是没有引起上面的注意。最后这样一个项目还是落地了。
果然如政府所料,它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当地创造了巨额的GDP,经济起到了一个短期支撑的作用。但是后果是,妈妈看着孩子不舒服,情绪比较紊乱,然后带他去医院,一查是铅中毒胃炎。铅中毒给孩子们造成的影响,绝对不是短期的,会长期影响他们的脏肺、心脏,还有肾脏功能,对他们的智力发育有影响,甚至影响孩子们的造血功能。
这样一个短期无法把铅排干净的后果,我想任何一个母亲,任何一个稍有良知的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都会迅速地进行搬迁。而搬迁的领导却说两年之内完成,这样确实让我们很痛心,我们觉得在这个事件当中,政府部门如果不紧急进行一个处理,确实有悖自己的良心。
马光远:这是严重环境违法事件 1300米的科学依据何在?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个事件绝对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这里有三个数字,一个数字是当时的有关部门做了一个环评影响书,影响书认为这个企业建厂以后,在1000米以内不适宜居住,要求当地老百姓进行搬迁;第二是当地政府跟冶炼企业达成了一个协议,在3年以内要把500米以内的住户全部搬迁完毕。这两个数字已经被砍去了一半,原先是1000米不适宜居住,政府为了节省成本,砍去了500米。第三是当地政府现在又给老百姓选了一个新的搬迁地址,是1300米。这1300米,我们不知道它的科学依据何在,无论从专业角度,还是从常识来讲,事件本身完全是一个严重的环境违法事件。按照一般的常识,一个污染企业进来以后,政府首先要组织搬迁,要保护老百姓的健康,但是我们看到,当地政府一再压缩成本的同时,把搬迁的工作一再推延。所以从整个程序来讲,这完全是一个违背国家环境法律方面的严重违法事件。
三年前的搬迁何以一拖再拖?牺牲老百姓健康 政府打的什么算盘?
沈竹:“一快三慢”的搬迁手法令人诧异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总结了一快三慢,整个搬迁过程是一波三折。开始在立项的过程中,由于有县政府的压力,速度相当的快,他们采取每一个行政干部包干到户的形式。你负责哪家,你负责哪家,拆迁速度非常快,甚至有行政干部自己掏钱给老百姓买煤气灶,然后用自行车帮老百姓搬家,这让项目的落地速度超快。在建厂的时候,政府的目标是迅速建厂,老百姓的目标是不搬家,这一轮政府赢了。
第二轮是答应建厂。达成协议之后,在环评的报告下达之后,环评书上明确地显示让老百新搬出1000米外,搬去安全区域。但是据《经济参考报》采访当地企业的负责人说,县政府当时就跟他们达成协议了,500米之内的群众要搬离,1000米打5折,成了500米。难道1000米之内的居民就比500米之内的居民更安全吗?这不是一个等号问题,也不是一个折扣问题。在这样一个工作环境中,政府的目的是迅速建厂,老百姓的目的是保障自己的安全。但是最后县政府为了自己的目的,把这一块工作甩给了村政府。村政府没有能力和资金去承担这个庞杂的搬迁工程,所以在这一轮政府又赢了。
第三轮厂子建立起来了。不到三年,凤翔县从国家级贫困县迅速成为经济十强县,GDP占到了凤翔的17%,重中之重,可以说短期达到了一个很好的效益。但是老百姓要求搬迁的时候,政府又找到了理由:我们要长期工业规划区,居民搬到哪,招商引资新的厂房建在哪儿,都要重新规划。所以老百姓又不能动弹了,老百姓只能选择被动地等待。这一等就是3年。这时候政府的目的是重新规划,老百姓的目的是搬迁,后者又没有达到。
最后一轮就是现在,出了这么多孩子们铅中毒的事件。政府竟然应急处理说两年之内才完成全部搬迁,如果官员自己的孩子铅中毒了,住在一两百米内,跟冶炼厂这么近的一个环境,他们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会不会迅速搬迁,还会不会承诺两年内才完成搬迁。
马光远:算尽经济账、政治账、法律账 独独忽略百姓的健康账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之间,他的天平摆的很清楚。他心中一直有三笔账。
第一笔是经济账。政府看到的只有GDP,只有给地方财政带来的收入,看不到老百姓生命的健康和利益。第二笔是政治账。他看到自己升迁。在这个事情发生以后,政府官员所做的很多善后工作,所谓的补牢工作,也不是就这个事情本身来承担他们的责任,他仍然在为自己的官职,在为自己的GDP考虑。为什么这个事件发生以后搬迁的还是老百姓?为什么一搬再搬?离乡出走的是老百姓,而不是企业?其次,这个事件发生以后,除了这个冶炼企业给予道歉以外,没有任何一个相关部门哪怕对孩子表示一句歉意。第三个是法律账,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应该承担责任的官员来能承担责任,在这么一个一边倒的博弈下,双方力量非常失衡的博弈下,当地政府的这种行为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因为他这三笔账算得非常清楚,在这三笔账的引导下,他所做的就是再三牺牲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这次搬迁,我甚至不认为是一次搬迁。他所做的一些所谓的迅速反应里,我们没有看到他真诚的悔悟,他实事求是的态度。比如两年之后的这种搬迁,现在是有很多孩子查出了铅中毒,那其他大人,工厂里面的员工,甚至其他周边地区,也可能有这样的情况,都没有得到处理。
如何避免昨天的“成绩”成为明天的“悲剧”?
沈竹:要重罚“重度污染”的政绩
(《今日观察》评论员)
第一,在陕西凤翔这样一个山清水秀、人口稠密的地方,本来就应该是环评严谨到位的地方,不应该让这样的重金属污染企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不应该让它入驻。我们要敢于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对重污染企业说不。第二,官员们的成绩和成本面前,如果不能把负责的成本代价纳入招商引资,引进重污染企业的成本核算,那政府在成本和成绩面前,永远会选择成绩,忽略成本。我们只有重罚,让该负责的人负起责任来,才能够把成本纳入到招商引资重污染企业的成本。
马光远:有关官员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政绩 应以百姓代价为重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次超标,体检费,儿童的治疗费也是从财政进行支出的。财政的钱来自我们纳税人。所以所有的账算下来以后,政府在考虑任何问题时,从来都只考虑他的成绩,从来都是考虑他的政绩,不考虑他的成本。如果我们不扭转这样一个机制,不让官员在做出自己成绩的同时,为自己成绩背后的成本付出代价,那这绝对不是最后的悲剧。
周孝正:GDP指标要改成幸福指数 作为衡量企业的最根本指标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这个事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污染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了。大家都知道,深层地下水一个循环周期大概是四千年到六千年,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污染,后果非常严重。这不是简单搬迁的问题,搬迁是下策中的下策。所以这种事情,要引以为戒,一定要改变它追求的指标体系。“发展是硬道理”,很多人就片面理解,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又片面理解为所谓赚钱是硬道理。实际上GDP是一个有着严重缺陷的指标,必须得把GDP改成绿色GDP,绿色GDP接着得改幸福指数,把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干部,衡量一个企业的最根本指标。
李成言:要有专门的监督力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这不仅仅是一个凤翔个案,它反映了中国在这个时期里面,整个发展当中存在的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偏重于重发展而轻环保。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失误。我们应该加大依法执政,依法环保的力度,这样才能够创造一个较好的环境和发展未来。同时,出了问题之后,我们一定要有监督的力量,去监督这件事情的处理,监督法律执行的到位,这个非常重要。
沈竹:搬走的该是重污染企业 而不是老百姓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政府决定两年内完成搬迁。但难道这1300米的距离,政府就能做到对老百姓的生命、生活、安全负责了吗?难道这1300米就能够保证老百姓的生活安全了吗?不一定。这个企业如果要再发展,再扩张生产,难道在它扩大的时候,老百姓再继续地搬迁吗?我们搬走了,孩子们的学校还在冶炼厂的附近,孩子们的学校怎么办?人们搬走了,耕地还在冶炼厂的旁边,耕地该怎么办?耕地中了毒,种出来的粮食,老百姓食用了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搬走的非得是老百姓?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这样一个重污染的企业,为什么搬走的不能是他们?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为了地方能够继续能够健康和谐,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我们就要质问,为什么搬走的不能是重污染企业?还给我们一个能够生活,生态完整的村庄。
马光远:如果百姓不搬迁 官员就应不能升迁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虽然是一次迟到的搬迁,但仍然是一个让人非常不安、焦虑,疑点重重,给未来留下很多隐患的搬迁。这个搬迁几年来没有完成,未来还需要两年,但是相关的官员已经在升迁。我们能不能建立这样一个制度:老百姓没有搬迁的情况下,也把官员的升迁推迟,老百姓不搬迁,官员不升迁,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以后,官员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时候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