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替
“莫拉克”中度台风在台湾中南部造成50年不遇的豪雨,8月8日当天降雨量竟然超过2米,造成“八八水灾”,特别是在屏东县和高雄县的山区,引发山崩、山洪和泥石流,导致小林村整体灭村,300多人被活埋,全台死亡应当超过600人。
悲剧引发全球的关注,纷纷向台湾伸出“援手”。但台湾媒体流传的一个黑色幽默,能反映民众对马英九政府的愤怒:台湾需要的不是援手,而是“元首”。面对1999年9·21地震以来最大的自然灾难,马团队状况连连:第一时间,对水灾没有反应,要到电视台播出受灾惨象的时候,才意识到台风的严重性。驻外人员被要求“婉拒外援”;上层和地方在救灾问题上不但连接不顺,甚至会在电视台Call-In节目打嘴仗、互相推诿;军队迟迟不出动,出动后救灾速度缓慢,救援装置配备不齐;到了第7天,马英九才召开“国安会议”,全台总动员救灾;第11天,才召开中外记者会,向人民道歉自己的救灾不力,承诺9月初会高层调整并负责;第12天,才姗姗会见被灭村的小林村生存者。这次媒体不分蓝绿,全部抨击政府无能。
公允地说,马英九这次是替很多旧账受过。首先,遭遇山崩和泥石流的小林等村,是这次死亡人数主要发生地,其实都是和曾文水库“越域引水”工程的炸山、积石相关:炸山导致土石松动,豪雨来临,引发山崩和泥石流,工程积石堵住泄洪水道,导致灭村惨剧。而“越域引水”项目是前政府在环保团体反对下上马的。
台湾军队救援无力,也让人吃惊。不过和祖国大陆解放军不同,救灾竟然完全不在台军的主要任务列表中,而大部分士兵也都是服役一年就退伍的学生兵,在没有训练、没有救援装备的情况下,这些娇生惯养的学生兵能做什么事情?因此,很多地方都是灾民自救和民间团体协救,军队不得不在电视台猛打广告来拯救形象。
台湾转型的路径之一是地方自治,废省之后,除了直辖市台北、高雄之外,其他县市由“行政院”的“部委”分领域管辖,因此在蓝绿对峙政治气候的加码下,台湾存在着严重的马政府和地方协调的问题,甚至地方和乡镇公所之间也出现了蓝绿协调问题,这样常年积累,导致了马政府-地方-公所层层有摩擦。目前行政团队对台湾各地的控制力,甚至远远不如宋楚瑜时代的省政府,发一次消费券都会出问题,就更别说世纪难遇的水灾所需要的全台动员能力了。
马英九他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制度的守成和改良者,他不具备破旧立新、大刀阔斧的改革能力。陈水扁和马英九完全相反,不惧怕破坏规则。不过,当人民被陈水扁不尊重制度滥权搞怕了,因此选了马英九这样一个守成者上台,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这样的选择,当然是会有代价的。
马英九已经在记者会上宣布取消出访、“双十庆典”,9月初处分失责官员。如果不出意外,至少“行政院长”刘兆玄和“国防部长”陈肇敏要下台。马英九在刚上任的时候,曾经试图有和刘兆玄以宪政职能分工的想法,希望履行宪法双首长制的本意———他只关注“外交、两岸、军事”。可惜这个刘兆玄,做大学校长可以,做行政首长基本是不合格,害得一次次马英九打破所谓“宪政分际”,为行政团队疏失担过。这何尝不是马英九过于理想主义造成?而台湾“行政院长”甚至都不是“立委”,没丝毫民意,如何调得动民众选出的各地方首脑?
陈肇敏是马英九空降到军队的“部长”,但由于两岸局势缓和,军人失去目标,加上陈肇敏能力问题,一年多来,不但军队无法听命马政府,而且还消极抵制查弊,状况连连。这次水灾也告诉马英九,军队是非改不可了。这也是马英九宣布应对自然灾害将是台军主要任务之一,要通过救灾训练来重新让三军效忠。
八八水灾,是马英九遭遇的政治“卡特里娜”,但也未尝不是他对行政团队、军队彻底改组的开始。这场风波,对民进党并无直接的好处,这也是民进党各政治人物这次不过度强调蓝绿问题的原因,毕竟很多旧账他们也难以躲开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