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畅
据报道,江苏将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以此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根据江苏省委组织部的介绍:如何有序传承发展壮大民企,是摆在所有江苏民企面前的现实问题,而如何培养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可算该问题的核心。
有媒体称,这是江苏在“富二代”命题上的率先破局。那么,何谓“富二代”命题?它应该包涵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财富的道德问题,为富与不仁的关系,是就这个问题谈的最多的;其二是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问题。按照媒体惯常的表述,“富二代”应该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创始者一代的子女。如果把“富二代”当作民营企业继承者一代,那么“富二代”的整体质素自然与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有深刻关系。毫无疑问,江苏省培训“富二代”的目的,是希望“有序传承发展壮大民企”。那么,我们要谈的“富二代”命题,应该是第二个层面的。
要“有序传承发展壮大民企”,其心可佳。即便不谈地方的经济发展,就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民营企业之发展壮大都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但是,要发展民营企业是一个问题,而靠“富二代”维系民企持续发展又是一个问题。江苏省的做法,其可商榷之处,绝不在扶持民企发展,而在“富二代”被当成了民企后续发展的根本力量。
是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一定要靠“富二代”继承?或者说民营企业的后续发展一定要靠子承父业的模式来实现吗?没错,民营企业作为非公经济,子承父业无可指责。但是,子承父业毕竟只是家族内部事务,似乎无需公权力来操心。况且,以子承父业来移交企业的指挥大棒,只是传统的家族制企业需要的,也正是其所赖以维系自身后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一般情况下,民营企业如果依靠血脉相承来确保持续发展,一般是走不了多远的。而让民企突破传统家族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才应该是公权力所应该操心的。
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不过历经两代人的历史而已,应该说,传统的家族制企业还是占了不少比例。尤其是在苏南模式著称的江苏,这种企业更是占有更大比例。所谓的传统家族制企业,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一体化,并全部由家庭经营来掌控。这种模式下,子承父业成为企业后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因而“富二代”的整体质素对企业未来说影响深远。但是,“富不过三代”毕竟是这种企业的宿命。据统计,这种企业只有大约13%能够传到第三代。可见,培训“富二代”,不过是一种短视行为,且无形中也是赋予了“富二代”一种隐性的特权――凭什么他们可以接受公共资源做保证的培训呢?
谋求民营企业要长远发展,不能继续迷恋创业者一代的草莽习性之中了,甚至还动用起公共资源为家族企业的血脉相承而服务――子承父业就是家族事务,公权力有何理由去为家族事务而服务呢?与其培训“富二代 ”,不如创造环境孕育职业经理人阶层。任何家族制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必经趋势一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剥离开来,朝着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向此趋势迈进,需要的不是提携“富二代”,或许更应是培育职业经理人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