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年砍柴:从城管变脸看权力监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5日08:26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十年砍柴

  城管,这个词在当下中国纠结着太多的社会情绪,它几乎可看成城市民众和政府部门之间矛盾冲突的代名词。在报纸、网络上种种有关城管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滔滔骂声指向城管的同时,许多城管工作人员也满肚子委屈。处于冲突双方的城管和民众,显然靠双方自身的努力,是解不开这个结的。能解开这个结的,只能是驱使城管

  上街站到摊贩面前的公权力机构,即各地政府,这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最近,北京市顺义区政府开始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顺义城管大队将在近期更名为 “顺义城管监察局”,城管发现违法问题后,不再是简单执法,而是向当地镇政府发告知书、责令整改通知书等,责令其处理。如此,城管从直接执法转变为执法监察。

  对这一举措,赞成者认为可将城管从与群众的冲突中解脱出来,让城管向民众直接执法变为监督地方政府执法,执法对象由“民”变为“官”,一定程度舒缓了基层矛盾。但也有反对者认为,这又回到了城管设立以前多头执法、相互扯皮的旧境地。行政监察有专门的机构,如各级政府的监察局,而又增加一个专门的城管执法监察部门,是叠床架屋,浪费行政成本。

  反对者此论是有来由的。十几年前城管在各个城市刚出现时,是作为一种改革的新现象被广泛报道、大肆赞扬的。笔者当时供职的一家法制类大报,那时候几乎每天都有这方面的正面报道,比如“城市市容管理九龙治水局面得到根本改观”、“八顶大盖帽变成一顶大盖帽”等等,报道多是肯定城管集中了公安、工商、环保、卫生、建筑等行政执法部门的部分权力,使执法力量集中,从而高效。

  可没想到,城管这种权力集中、办事高效的执法队伍,诞生没几年,就充分暴露出其负面效应,与群众冲突不断,暴力事件此起彼伏。在相当多的城市,城管俨然成为一种连累当地政府形象的“地方团练”。顺义区政府对城管的改革,确实有必要,但是持质疑态度的人也很有道理: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现在又是各行政部门管自己的事,城管只负责收集证据、督促改正,那么十几年前增设城管的改革岂不是仅仅增加了一批吃财政饭的人吗?

  其实,设立何种名目的公权力机构,这些机构做哪些改革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任何一个部门的公权力如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个问题解决了,城管也罢,公安也罢,都不会被污名所累;而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任何一种愿望良好的改革都将走向其反面。以城管设立之初为例,当时大背景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增加,城市管理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问题,这些问题当然值得地方政府重视,并寻求解决之道。但许多地方政府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过于功利,也略显简单,认为只要建立一种专门的执法队伍,赋予它足够的权力,一切都能搞定。没想到,由于权力监督与权利救济失衡,城管这个新生的执法队伍很快成长为一头让人闻之色变的猛兽,就不足为怪了。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城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