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作为大虹桥的主要管理机构,由市政府牵头组成的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意味着这个此前一直停留在文件中的概念,已经进入到实质的协调操作阶段。
统筹规划中的大虹桥,将以虹桥交通枢纽的26.26平方公里区域为中心,加上60平方公里综合功能拓展区,横跨中环外环,建设成为共86平方公里经济商务区。大虹桥区域主要涉及上海长宁、闵行、青浦、嘉定四个区。这个大虹桥区主要承担起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任。有人称,大虹桥将仿效浦东。虽然行政区划一时不会改变,但作为功能区域的建设、作为功能区域的作用,大虹桥毫无疑问是另一个浦东。
上海一直在强调建设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上海这个战略任务是1992年中央赋予的。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有关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关意见,然而却没有提到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这样说:有人问我,上海不是要建成四个中心吗?为什么国务院只批两个中心呢?我的理解是,上海的“四个中心”中,经济中心的范畴比较大,可以涵盖后面的三个中心,只要后三个中心建设好了,经济中心也就自然成了。而在后三个中心中,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建设不仅事关上海,还涉及国家层面,所以,需要国家出台政策。而贸易中心建设完全可以立即操作。
现在大浦东主要承担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任,而大虹桥主要则承担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担。当然,建设四个中心的任务贯彻于整个上海,市中心区要建设四个中心,而大浦东同样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大虹桥则也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但是上海两翼的侧重点是明确的。
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十几年来,不可谓成绩不大,但似乎是平推发展,没有一种质的飞跃,没有一种根本变化的感觉,这表现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上尤其如此。上海原来就是一个商业贸易十分发达的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贸易更加繁荣发展,而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雏形初步形成,上海的国际贸易也越来越兴旺。但是这还是原来基础上的发展,或者说原来基础上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现代物流也在飞速发展,成为现代贸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原上海市中心区的紧凑的土地面积事实上是不适宜发展需要大量仓储面积的现代物流业的。因此要建设国际贸易中心,要有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整合发展现有的各种资源,建成和发挥功能区域的作用。
大虹桥是应运而生。正在建设中的集航空、高速城际铁路、磁浮、轨交、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在内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位于大虹桥的核心区。如果说东部中心政策聚焦优势明显的话,西部中心则将凸显交通区位优势。虹桥枢纽区域背靠长三角,可通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联系全国和长三角,联系全世界。
有人形象地将今后的大浦东和大虹桥比作一个哑铃的两端,而上海市区横向交通的主干道延安路则是串联两端的枢纽。今后,大浦东和大虹桥就像驱动上海快速发展的两个轮子,推动上海尽快地建成四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