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江平
最近读有关打击黑恶势力的新闻,心情总是很复杂:一则为党和政府的打击决心和果敢行动感到高兴,二则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大范围存在和领域扩张感到担忧,三则为黑恶势力牵涉到众多的“红帽子”、“保护伞”感到吃惊。
如9月2日《法制日报》报道,从2006年2月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案件1267起,打掉恶势力1300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9万多名。其中,“共依法追究了179名‘保护伞’的刑事责任”。
没有“保护伞”,黑恶势力难以长存。只打黑,不挖“保护伞”,难免黑恶势力卷土重来。要打黑,就必须深挖‘保护伞’”,摧毁黑恶势力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然而,打黑不易,铲除“保护伞”更难:
首先,黑恶势力在明处,而“保护伞”往往隐藏幕后,依法认定上存在困难;其次,“保护伞”之所以能成“伞”,必然非权即贵,依法打击时往往会遇到“天花板”;再次,“保护伞”往往与打击“保护伞”者 “同属一个队伍”,具备相当的反侦察和反打击能力,打击在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智力上的投入势必十分巨大。
回过头来再看新闻,可以印证以上担心不无道理。从2006年2月到现在,全国打掉恶势力13000多个,却仅依法追究了179名“保护伞”的刑事责任,被挖出来的“保护伞”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值都不算高。若以重庆公安系统近几月来就已有100名警员、20多名处级以上官员涉黑落马来衡量,其相对数量更是偏低。
如此分析绝不是否定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所取得的成效,反而更说明了打黑除恶尤其是铲除其“保护伞”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料,形势不容乐观。
从华龙网两江论坛近期的网友帖文来看,重庆正在开展的打黑除恶行动不仅深得民心,群众更渴盼通过清除“保护伞”等黑恶温床获得更长久的安宁。在如此强大民意的支持下,我们的执政者理应拿出更坚定的打击决心,进一步依靠群众力量,将打黑除恶、铲除“保护伞”的这一场正义风暴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