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昌海:财政供养的南方科大能否独善其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00:04  红网

  作者:刘昌海

  深圳市现在正在加紧筹备成立一所全新的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所大学的校长通过全球遴选的方式产生,最后人选是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朱清时校长当选之后说的第一句话说就是“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2009年9月17日中国新闻网)

  中国大学的最大弊病是官僚化、行政化严重,这一点勿庸置疑,南方科技大学的尝试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官僚化盛行的大环境下,南方科技大学会再次让深圳成为改革的领军者,还是很快被同化,人们的心里充满疑问。

  其实当朱清时校长从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里接过聘书,承诺学校由政府全额拨款,并得到王市长“你全力以赴,我全力支持”的表态那一刻起,南方科技大学就已经和行政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全额拨款的学校要想不受到行政权力的干扰而独善其身,其难度可想而知。“有奶便是娘”固然不对,但只吃奶不叫娘,除了要靠“吃奶者”的操守,还依赖“供奶者”的境界。王市长之后南方科技大学有没有“断奶”之忧,朱校长之后的继任者有没有官僚之弊,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当年的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不给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面子的轶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但那毕竟只是靠梅校长的个人道德操守,而非制度规定。所以,西南联大的辉煌也只是如昙花一现。

  据了解,在国外,社会捐赠等民间资金是很多高校的主要经济来源,如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均为私立大学。仅在2007年,哈佛大学得到的社会捐赠资金就高达349亿美元,耶鲁大学也有152亿美元。正是独立的财政来源,才让这些名校能够真正地去行政化,真正实现教授治校。建立一个真正财政独立的学校,比建立一个靠政府供养、靠地方领导大力支持的高校更值得期待。

  而且,南方科技大学并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教授们的主要学术、科研活动仍然是在国内,和国内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特殊支持,没有级别、没有人情关系、不在行政序列的南方科技大学的教授们,可能得不到平等的学术待遇,在申请科研经费、项目立项评估等等一系列事务上也会举步维艰。当潜规则盛时的时候,执行显规则的人肯定会吃亏,甚至活不下去。就像吸烟一样,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如果所有人都在吸烟,唯一不吸的那位,所受的伤害不比吸烟者更小,甚至可能危害更大。想独善其身的南方科技大学,似乎并不具备扭转乾坤的特质。

  但不管怎样,南方科技大学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只不过,这艘被称为中国大学改革破冰之旅的航船,会像大家期望的那样破浪前进,为中国的高校改革闯出一条出路,还是很快冻在冰中被同化而“泯然众人矣”,我们拭目以待。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南方科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