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肖擎:官员行为底线比个性更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07:28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肖擎

  “随着中国大环境的变化,中国官员的言行风格经历了从拘谨到开放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此概括。各种场合,官员讲话不再照本宣科,见到媒体不再躲躲闪闪,甚至主动递上名片。这种变化上至“庙堂之高”,下至“封疆大员”,从枯燥的大多数变成一个“人 ”。

  我们无法求证“个性官员”这一语词从何时起被使用,但近些年,确有越来越多极富个性色彩的政坛官员进入人们的视线。李金华、李毅中、潘岳、张保庆、仇和、吕日周、李仲彬,不论他们身在何位,做出怎样的举止,尽管也曾遭到不同程度的非议,但他们大多受到赞赏和好评,鲜明的施政风格,雷厉风行的作为,标示不一样的政治风气。

  官员有个性让人欣赏,但什么是个性,怎么样看待官员个性,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声张这样一个常识,对于政治权力的拥有者来说,个性应在底线之上,以不突破底线为前提。在出事官员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官员都有个性,起沉疴、下猛药、使铁腕,作风强烈,特点鲜明,但前后一对照,不是那么回事。这样的个性官员所赢得的美誉在人们心里的保质期很短,甚至还有很大反作用,不信任的社会心理因此不断累积。

  恪守权力边界,依权力授受范围规范行事,这是基本政治要求,也是官员在现代政治中的底线。这一点也决定了哪怕没有太多个性,只要不去突破它,这样的官员也并不为现代政治所排斥。个性官员可以带来一些佳话,可以让人看到治理的闪光,但一个官员不苟言笑,老成持重,循规蹈矩,在不需要披荆斩棘之处能够平静地推动工作开展,这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所谓社会多元化,可以催生很多有个性的官员,但个性不明显,言行举止不强烈的官员,也为其所包容,这立基于他们的基本品质是真实,而非虚假。

  专家称,在话语权较宽松的环境下,再加上媒体的渲染,现在的官员比过去有了更多露脸和表达的机会。从敢说话到敢说狠话、敢说真话,让一批官员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其实,讲狠话与真话是不一样的,狠话是个性,而真话是底线。狠话可以表现为立场鲜明,仗义执言,敢做敢当,或者显得敢于触犯部门和局部既得利益,关注民生,为人民利益振臂高呼,更有甚者是显示出敢于揭露敏感问题,把官位和乌纱置之度外,但这些是否是真实,人们无从判断,临时的欢呼雀跃可以得到,但能否被置于历史的长河,为人民检视,这需要更加开阔的场景。

  从心态上讲,我们希望官员并不都被装在一个模具之内,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不是现代政治应有的风气,我们也希望,察言观色、回避是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成为政治风气流行的主色调,官员身上有更多作为“人”的情感、性格和精神状态的展现。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比个性官员越多越好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个性官员不时出现,证明了日常称之为工作作风中呈现的的各种弊病,并非只是作风问题。现行权力运行模式所形成的结果,寄望于个性官员增多无助于此种局面的彻底改变。守住底线,再来谈官员的个性,让“超常规治吏”成为制度变革起作用下的个性释放,更显重要。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官员 个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