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耳:中国的月亮今日最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5日00:18  红网

  作者:关耳

  当中秋的一轮明月从天际升起,不由地感叹,岁岁中秋,今又中秋。于是思绪也随着古往今来文人骚客们对月亮的咏叹而缠绵起来。这种感叹,超越了对个人兴衰际遇的考察,而上升为对整个民族、国家和湖南的关怀。

  月亮,从来就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形象。亘古以来,对月亮,人们寄托了无限的遐想与期望。而这种独特的情感,又总是同离怨别恨联系在一起,于是一种萧瑟的感觉,总如影随形。太白先生关于咏月而广为传诵的诗篇中,《静夜思》是其中之一,“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的是强烈的思乡之情。幼时的我们在父母的怀抱里,不知思乡为何物,就把它改成为“抬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而当弱冠之后,离乡外出,才发觉天际间最亮的仍然是“月是故乡明”。

  昨天的中秋月,据说是10年最大、最亮、最圆的,因为一个人内心的孤独,于是仰望东天,见明月如水般泻在乡下静谧的原野中,于是又想起太白先生的《月下独酌》,很有此种心境。“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花既不解影,影徒随我身。却共花与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醉时同交欢,醒来各分散。永结无情游,邈邈期云汉”。这是孤独的人的心态,虽然身边有很多人围伴,那孤独却如毒药,在吞噬着人的心灵。

  孤独是一种痛,相思更是一种痛。突然想起东坡先生的《水调歌头》,这首广为流传并被之丝弦的名曲,把离恨之苦刻画得可谓入木三分,虽无形却遒劲有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古往多来,有多少有情人空望两地,相思却不能相间。更何况在这花好月圆之夜呢。

  所以,当我们面对这轮明月之时,感慨最多的不是花好月圆,而是对离愁别恨的另一种体验。特别是在两个不同的新旧世界中,这种感触更加深刻。

  60年前的今天,新中国建立前夕,饱受战火熬煎的中华民族,一片创痍。尽管天上悬着的依旧是那个玉盘,但她照耀下的是“千村薛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流离失所的劳苦大众,希望刚刚成立的新生政权,能够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和平解放的湖南,境况也好不到哪里,纵然有绿水青山,历经多年的战火摧残,从工业到农业,都是一片凋敝。

  “雄鸡一叫天下白”。经过60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一个古老而崭新的国度在东方傲然屹立。从一穷二白到建立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整个中华民族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作为共和国重要版图之一的湖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社会进步,都站在了一个新的水平上。就是在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湖南凭借多年积淀的基础,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区域竞争中增速进位,展现出一片生机。

  “倘若君不信,请望天边月。甲子轮回后,华夏月更圆”。今天的中国已然不是昔日的中国。今天的湖南也已不是昔日的湖南。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湖南在富民强省的伟大事业中也更加逼近自己的目标。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已换了人间。今日的中国,月亮最圆。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秋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