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 墨
建国60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相信,不论是用语言还是文字,都不能准确地描述和表达祖国60年来的变化及取得的辉煌业绩。我只能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点点滴滴的故事,来证明祖国建设发展之快,以及我们的生活变化之大。
我是一名农村娃,按照“身份继承法则”,长大后,像父辈一样,我理所当然地成了一名农民。后来,我到城市谋求了一份工作,成为一名农民工。经过几年的努力拼搏,我终于在我们的县城买了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从而让自己完成了从农民到城市居民的嬗变。
我由一个农村娃成长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再到当农民工,最后又成为城市居民,这其中的变化,应该归功于祖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没有国哪有家?没有祖国的强大,哪还有个人生活由贫到富的变化?
1972年,我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小乡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虽然我所在的村庄离县城不远,只有10几公里的路程,但是,因为当时没有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出行只能靠双脚,所以,这十几公里的路程,走起来也就显得非常遥远。再加上当时的乡村道路建设还处于“0”的水平,所以,每到阴雨天,我们那里就陷入了“村里的人出不来,村外的人进不去”的尴尬局面。这种乡村道路,用我们村民的话来说,晴天叫“扬灰路”,一有车辆走过,就会扬起很多灰尘;阴天则叫“水泥路”,一到雨天,行人都出不去,更别说车辆了。
后来,有了自行车和摩托车,一下子拉近了到县城的距离。
1996年,我到县城打工,在县爱卫会谋得一份工作,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自行车成为我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因为没有像样的乡村道路,所以,每逢下雨,我就只能步行,到三四公里以外的公路上乘坐公交车,这样,一个月的工资,去掉路费和吃饭的开销,也就所剩无几。
1999年,我们所在的村修筑乡村道路,每家每户出资出物还要出力,铺设了一条砂礓路,虽然这条路不宽也不平坦,但是,因为路基硬了,即使在下雨天,村民也可以走出去了,这方便了村民到县城打工、做生意。
2002年,我到了县工商局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但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每天,我们奔波在乡村和城市的道路上,感受着乡村和城市的不同。后来,我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减少了在路上奔波的时间。
2006年,我被县供电公司聘为新闻报道员,工资也有所增加。渐渐地,我有了一些积蓄,于是,就有了在县城买一幢属于自己房子的想法。然而,因为自己的工资不多,再加上自己只是一名打工仔,工作并不稳定,所以,虽有在县城买房子的想法,但是,就是不敢付诸行动。而自己的积蓄,也远远不够买房子。
在城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成为了我的一个梦想。为了增加收入,我在写新闻稿的同时,也写一些散文、诗歌等文学类作品,有一段时期,还写过情感类文章,后来,我渐渐迷上了时评写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渐渐地,稿费收入成为我的主要收入。
2008年,我从县供电公司辞职,回家做起了职业撰稿人。现在,写文章已经成为了我的职业,敲打电脑键盘、收发邮件成为了我的主要工作。这在我们村里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对我说,我们挣钱靠的是出力流汗,你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就能挣钱,看来还是有知识好啊!
2009年,也就是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在我所在的县城最繁华的地段,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房子不算大,但是,却让我在我所漂泊的城市拥有了一个家。我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来回奔波,而是安逸地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享受着城市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