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商报:中国人与诺奖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08:19  华商网-华商报

  10月6日,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成为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之一。一如既往,这个好消息再度激起了中国人距离诺贝尔奖有多远的讨论。这本是老生常谈,但今年的背景有所不同。诺奖前面咱们有一个全球瞩目的阅兵式,大国形象俨然,而诺贝尔奖颁奖之际,正是国庆长假的尾声。在这本该逍遥赛神仙的休闲时光,依然有如许仁人志士对诺奖保持关注,确实很有牺牲精神。如果记得“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这句劝世顺口溜,那么,诺贝尔奖与中国这个话题,就更有意思了。

  在我看来,由于民族自豪感荣誉感的作用,诺贝尔奖不但是部分国人的心结,还是个“名缰利锁”。当然,这缰绳串着闪闪发光的珍珠,这锁头由百万美元打造,本质上是好东西。我也巴望着它像奥运某些项目的金牌,虽然不归我自己,倘若尽入国人囊中,我也可以与有荣焉。只是现实太过冷酷,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不但只是个位数,而且全部是异国国籍。所以,在这里,我只好暂且将分享光荣的念头放一放,反观一下让我感到奇怪的一些现象。以下就是一例,每逢华裔科学家获得诺奖,总有人站出来以此作为证据,声称“中华民族不比任何其他民族逊色”,然后才展开一通中国人与诺贝尔奖距离远近的宏论。

  究竟是谁还在说一个民族比其他民族逊色?这让我相当纳闷。我还疑惑的是,这些人怎么总是保有这样一种有被虐之嫌的负面心态,老是为自己的言说设置一个虚假的前提?殊不知在虚假的前提之下,诸多论调都可能是无本之木么?我的意思是,难道他们没有意识到,以现有公认的价值观衡量,这样的宣称非但在政治上十分不正确,而且在心理上也显得很自卑。当然我也知道,有朝一日,即使本土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种论调也未必绝迹。到时候,获奖人数的巨大差距又成了同类问题,似乎也要有人不断地鼓与呼,才可能渐渐填平……但我想说的是,与其老在人种、国籍、获奖人数上使劲,不如把精力放在关注所有获奖科学家的成果上来得实在,比如这些科技成果是什么,如何获得的,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取得,诸如此类。

  时移世易,事实证明,随着小康渐长,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也与时俱进,疙瘩越来越大,更加纠结,也更实沉。我觉得可以将这一过程作如下概括:从早年陶醉在华裔科学家获奖的喜悦之中,到眼下遭不断算计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奖的焦虑困扰。近日,在香港大学为高锟教授的庆功会上,杨振宁再次肯定地说:“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与此同时,也有媒体发表学者的类似看法,上海交大某物理教授就认为,华裔科学家去年和今年连续两年问鼎诺奖,透着一个信号——— 中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近了,“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

  这两种说法,我不以为然。首先,杨振宁教授的话有技巧但并不严谨,“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并不等于诺贝尔奖,而且据说半世纪前,本土科学家曾人工合成胰岛素,达到了这个级别。其次,既然杨教授2004年以来,已经多次在各种场合说过类似的话,那么应该随时修正时间,比如这次递减为 15年内“有望获奖”才对。至于第二种说法,说实话,哪怕有人咬定阿富汗与诺奖之间,也是“一层窗户纸的厚度”,其实也无法反驳。而华裔科学家获奖与中国人离诺奖越来越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信号效应,是否如此紧密和确切,也大可质疑。也就是说,这些说法很不靠谱,顶多是一针安慰剂,仅从杨教授5年来一直将时间锁定在20年上,也看得出他并不当真。杨教授是最早获得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之一,另外一位也是物理学教授,他们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非我能置喙,但如此这般掐算未来,谁不会呢?我也胜任,还颠扑不破:中国人与诺奖,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诺贝尔奖 中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