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社:钓鱼式执法破坏汽车社会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7日13:3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专电 南辰观察:“钓鱼式执法”破坏汽车社会和谐

  新华社记者 南辰

  “我胃疼得厉害,能带我一段去医院么?”

  如果你是一位上海的私家车主,在马路上遇到不认识的人向你提出这种合理要求,请一定三思而后行。因为这位“肚子疼”的人有可能是交通执法部门的钓钩。如果你的同情心战胜理智,你可能就会面临上万元的行政罚款。

  因此,这段时间,一条“最牛私家车流行帖”在网上流行:“本车拒绝一切搭载求助。临盆产妇、车祸、中风、触电、溺水,都不关我事。尤其是胃疼的!”这无疑是网民们针对“钓鱼式执法”想出的黑色幽默。

  当一个地方政府行政部门的“执法创新”让社会上有私车的人感到不安的时候,当这种“执法创新”逼迫善良的人们遏制内心主动帮助有困难人的冲动时,这种“执法创新”必然会成为千夫所指。相关车主采取法律诉讼手段之外,有关部门更应当果断地针对这种“执法创新”深入调查,看看是不是有恶的因素披上了执法的外衣,看看“光明正大”的打击黑车的目的背后是不是隐藏着逐利的链条,看看行政执法的程序正义是不是遭到了亵渎,看看相关执法部门领导的政绩观是不是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为主导。

  仔细分析“钓鱼式执法”,对汽车社会和谐氛围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表面看,它有一件打击黑车、保护合法运营的外衣,骨子里却是扭曲执法程序的任意胡为。尤其是那些引诱私家车主上当的钓钩,其身份必须向公众亮明,他们有没有执法资格,他们从行动中得到哪些好处都必须查明。如果其行为是有意陷害相关车主,更要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此外,相关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对打击黑车的执法过程严格监管,对“钓鱼式执法”等不规范执法行为层层问责、严肃处理。毕竟,打击黑车也不能使用黑招。“钓鱼式执法”这种变味的执法方式害处远远甚于黑车,必须严查到底。

  深层次探究“钓鱼式执法”产生的土壤,与大城市公交运力不足、现行出租车管理机制不适应城市发展、法律对顺风车等新现象规范滞后等有很大关系。因此,城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单纯打击黑车打不出百姓出行方便、城市交通畅通。一旦打击黑车的歪招披着执法外衣掉进钱眼,不但会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群众对执法部门最起码的信任也会丧失殆尽。

  认为自己遭遇“钓鱼式执法”上海庞源建筑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的司机孙中界,因觉得自己是清白的而又无处说理而自伤手指,这也让记者联想到“开胸验肺”的河南农民工张海超。在一个法制社会中,当一个普通人为了证明自己无奈地选择“豁出去”的时候,警钟也同时高声响起。但愿这种振聋发聩的警钟能尽快促使真相大白,善恶两分,人心大快!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