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央视评论员马晓霖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赴中东斡旋巴以和谈 所提建议遭巴方拒绝。对此,马晓霖在11月2日的《东方时空》中做了相关点评,他说,希拉里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实际上她这次是拉了偏架,应该说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美国是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监护者和推动者,希拉里的这次表态却站在以色列一侧,不但引起了巴勒斯坦主流派的不满,受到巴勒斯坦反对派的谴责,也引起像约旦埃及这样的中东和平进程重要伙伴的不满,所以,他认为美国的这次表态挺失策的。
在谈到奥巴马上台时表现出对阿拉伯国家要改善关系的问题上,马晓霖认为:这次希拉里的表态显示奥巴马中东政策出现了历史性的倒退,这种围绕定居点的政策表态,不仅是相对2003年小布什时期推出的和平“路线图”是一种倒退,而且相对十年前老布什时期的政策倒退,因为老布什时期曾经为了压以色列停止建定居点,甚至一度要取消对以色列的贷款担保,迫使以色列政府改变政策。奥巴马政府的立场变化,说明了以色列右翼政府非常强硬,而且美国国内的犹太院外集团的游说能力非常强,另外,奥巴马面临着国内政坛强硬势力的反弹。奥巴马在中东外交方面弱势的一面已经显露无疑。
至于每次巴以冲突都会说到的定居点问题,马晓霖给我们解释,定居点虽然叫“点”,但是,点小但是麻烦大,如果巴以和平要启动的话,必须停止建设定居点。定居点实际上是以色列在1967年战争后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等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建立的民事建筑,包括民用住宅、农场、厂房等等,由于这些定居点建立在交通要道,实际上又有大量军队保卫,它成为以色列占领政策和占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延伸了以色列的防御空间,也延伸了以色列的预警半径,所以它的军事作用非常明显。另外,定居点的存在,大量地切割了巴勒斯坦土地,使其支离破碎,无法连成一片,也确实蚕食了很多巴勒斯坦土地,加深了巴勒斯坦人的苦难,而且为未来边界的划分造成很多困难。特别是在东耶路撒冷这个具有争议的世界圣城的问题上,由于定居点的扩建,使这个城市——东耶路撒冷的犹太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引起阿拉伯世界和整个穆斯林世界的不满。根据巴以达成的和平协议,定居点问题、耶路撒冷问题等等,都应该在最终谈判启动后加以解决,在此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单独地改变土地现状,也就是说,以色列不能再继续扩建定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