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妍:捡钱归还反成被告背后的道德焦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7日08:03  重庆时报

  作者:李妍

  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普遍无德的时代。身处陌生人社会,每个人从踏出家门的那一刻起,都死死抱住自己的东西,不敢有半点松懈。哪怕有好心人过来拍拍你的肩膀,提醒你钱掉地上了,都会警醒得像梦中的余则成,随时准备拔枪。

  昨日各大网站上的一条热点新闻,就很能印证当下信任缺失中人们充满戒备的生活状态:11月6日,江苏淮安一卖豆饼的老太途中捡到1700元现金,几经周折找到失主归还。失主却坚称丢了8200元少了6500元,将老太太告上法庭。(11月26日《扬子晚报》)

  捡钱者因被怀疑藏钱而受失主质问,人们很容易将其与此前发生的,搀扶跌倒老人反被索赔事件进行类比。当这种事件频频发生后,它至少意味着,不仅我们社会本身正遭受着巨大的信任危机,身处事件之外的人们也处于一种严重的道德饥渴中。失主究竟有没有讹诈捡钱的老太,老太到底有没有偷留捡来的钱财,一波三折的捡钱过程,本身就使捡钱真相陷入某种错乱。然而,尚未厘清真相的人们,却迫不及待地对失主进行道德讨伐,这其实正昭示着人们在充满戒备防卫的社会语境中,想迫切寻回互信之感的道德焦虑。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是曾流行于恋爱男女之间的对话,置于现实语境,是否可转换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用怀疑的目光打量我”。最遥远的距离,的确就是当下陌生人社会的人际关系:当你挤上公交车,你会小心看住随身包袱,防止突然伸出的第三只手;当你到饭馆吃饭,即使去上厕所,也会随身带包,或嘱咐朋友替你看管;当你逛商场、坐火车时,连警察都不断警告你:不要与陌生人说话,包裹定要随身携带。所以,当你丢了财物,而被归还的钱数不够时你会泰然处之吗?即使你没有当面质问,内心是否真的释然以对呢?质问捡钱者的失主心理大体正是如此。因此,充满道德义愤的人们大可不必把“反咬一口”的失主都打入道德洼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正是这样做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陌生人社会的道德失范,失主的自我防卫行为就一定恰当。正如老太委屈的眼泪,以及失主为了不让别人说“我在讹她钱”,为还自己清白才诉诸法律一样,身处这样互不信任的社会,每个人都是道德焦虑者。

  相比传统氏族乡绅进行道德调解的“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的确更需要一种类似契约合同的东西,来规范道德秩序。法律,正是那杆将人们的道德伦理强化成法律责任的天枰。从这个角度来说,失主将老太告上法庭,就如同此前的跌倒老太向搀扶人索赔一案,法律判决的过程,不仅需要力求还原事件真相,更应在人们心中树立起陌生人社会在道德之外的法律示范效应。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拾金不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