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舸:同性恋酒吧不应仅止于防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08:41  重庆时报

  作者:毕舸

  近日,由云南大理市卫生局出资,以同性恋为主体顾客的酒吧即将正式营业,卫生局和志愿者们计划通过酒吧的平台,对更多潜在艾滋病患者进行“同伴教育”。(相关新闻见今日本报02版)

  从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大理市卫生局的用意——通过搭建男同性恋酒吧的沟通平台,防艾志愿者可以从茫茫人海中找到男同性恋者,以提供健康理性的性文化与性行为模式,防止艾滋病在这一高危群体的扩散。这在同性性行为已被证明为传播艾滋病速度最快途径之一的形势下,无疑具有极大的标本价值。

  但是,男同性恋酒吧的意义不应仅止于“防艾”。事实上,作为一种有着深刻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价值的疾病,艾滋病的干预和防治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病理学甚至社会学背景,而更具有广泛的文化心理意义。对抗艾滋病,不仅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措施和社会动员能力将直接承受考验,它对每个社会成员而言,其实也是一种难以回避的追问。这其实从某个角度看,正显现出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态度。

  男同性恋酒吧自然是一个标签,但绝不能狭隘定义为把同性恋视为艾滋病传播高危群体的社会、道德标签,而更应该是拒绝偏见和歧视、给予社会关怀的人文标签。在男同性恋酒吧之外,重新打造由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共同筑成的门槛,给予艾滋病患者应有的医疗救治,改变由于知识理性的不足,人性关怀的缺位,所造成的各种显性与隐性的歧视与排斥,也必将成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社会工程。

  男同性恋酒吧之所以成为一个标签,也恰恰反衬出公众对同性恋这一亚文化的狭隘视角。当某种文化始终因忌讳而过度神秘,普通民众就无从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情感,更遑论理解?最大限度减轻对社会及同性恋者的伤害,只有真实展现和真诚沟通,而不是讳莫如深、遮遮掩掩、放任自流或者纵容鼓励。男同性恋酒吧的意义理应体现于此。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同性恋 酒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