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宁远:请勿放大股指期货的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1日10:06  东方早报

  作者:陈宁远

  年底到了,对投资者来说好消息很多。但好像没有一条消息,能超过12月30日上午各网络媒体传出的有关“国务院今天已经批准股指期货” 的消息。尽管当天并未获得权威部门证实,但对此消息,市场反应很热烈。当日上交所A股上涨364家,下跌497家,但上证指数依然上涨50.84个点。这明显代表了市场对股指期货到来的欢迎。

  但这个局面其实多少高估了股指期货来临的意义,实际上,股指期货不是什么大事情,也不神秘,股指期货获批和一个上市公司的股票进入市场流通一样,没有太大区别。若不是中国有一个需要管理层批准的门槛,市场也就是多了一个可以交易的金融产品,这难道是什么大事情吗?

  但在中国,对股指期货却始终有一些过高或者过忧的看法。在管理层迟迟不批复可以交易股指期货的过程之中,其积极作用一直被各界解说成:股指期货的推出,既是管理层在股市波动较大时熨平波动的砝码,又是管理层在交易清淡时活跃股票现货市场的砝码。其消极意义被市场人士猜测为,管理层之所以迟迟不推出股指期货,是考虑到,一个期货产品的推出会助长市场投机之风。

  但这两个角度,都是对股指期货的误解。股指期货作为金融产品,并没有这么神奇,可以一箭双雕地好坏兼顾。不是说有了它,中国股票市场的现货交易就得到了某种理性的保障。更不能说有了它,中国股市的波动就有了方向。市场交易和价格的波动太复杂了,远在人类的情绪和理性之上,期待推出一个全球早已有之的金融产品,就能够解决这样的世界性难题,很不现实。

  单纯从股指期货来说,它并不复杂如市场波动,人类说不清;更不是天上神仙想出来的游戏,需要我们凡人前怕狼后怕虎。既怕它一出来中国股市就会大乱,又对它有太多寄托,好像它一来临,中国股市就伟大了许多。它不过是一种以指数为标的的金融产品。它和商品期货有些技术性区别,但本质都一样,都是建立在对未来市场价格预期基础上的一种金融产品的交易。

  从全世界所有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来看,交易这个金融产品的目的很清晰。首先往大了说,是交易者因此项交易可最大限度地按照市场价格,量化股票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其次是谨慎的投资人,通过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市场的对冲,转移股票现货的风险(这和商品期货的功能一样)。最后也是最核心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投资人多了一种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

  多出这么一种金融产品,对我国资本市场将产生什么影响呢?考察一下所有股指期货市场不难发现,过度看重股指期货可能会带来的投机风险,和故意把它看成是市场交易彻底良性化的因素,都有失偏颇。股指期货的推出,并不对股市的性质起决定性作用。股市好坏,主要还是取决一个国家制度环境和经济健康程度。

  而且中国内地此前并非没有股指期货的实验。早在1993年3月10日,海南证券报价交易中心就推出了以深圳综合指数、深圳A股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其交易活跃程度超乎想象。而那时深圳上市的公司很少,除了深发展还算得上如今概念上的蓝筹股,连万科的市值都很小。当时股指期货的投机色彩很浓厚,所以维持了一年就关掉了。但现在中国A股已经很大,想完全以股指期货来控制A股的趋势,可能性几乎没有。这种赌博性的投机不在,股指期货的来到其实早就顺理成章。

  自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建立以来,其推出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代理结算量超过1000万手,日均结算量超过30万手。这个交易量很可观,证明市场有股指期货的投资需求。推出这个16年前就在海南试验过,现在仿真实验非常顺利的股指期货,真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可行的,当然更看不出有什么值得特别高兴的一面。

  全球有影响力的前20个市场里,只有中国A股没有股指期货,推出是顺理成章的。不推,只能说明连续三年全球IPO世界第一的中国股市,依然还是一个看政策脸色的政策市。而行政门槛的设置,使得中国A股的投资人不仅没有较多的投资品种,连市场正常的投资需要,都不能自由展开。

  因此之故,股指期货若在2010年推出,其更大意义在于我们把它当作开启一个金融产品更丰富、投资更自由的时代的钥匙。

  (作者系独立财经观察员)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股指 期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