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俊生:新股破发不是市场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07:30   上海商报

  作者:周俊生

  最近一段时间的A股市场,一些刚刚上市的新股接连跌破发行价,招商证券、中国中冶、中国重工等股票,庆祝新股上市的鞭炮声还未散尽,股价就已经“破发”。2009年12月29日上市的中国北车,收盘仅微涨2.34%,离“破发”也就一步之遥了。股价跌破发行价,在A股市场已经不是稀罕事,但上市伊始就面临“破发”威胁,却是IPO重启后出现的新情况。对这种情况,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分析认为,“这是一种市场的进步,值得肯定。”

  新股“破发”的后果是很显然的,它招致的是投资者的财产折价,对于“破发”上市公司来说,这也不是好事,虽然它们的圈钱已经大功告成,但公司形象毕竟受到了损失。显而易见,新股“破发”带来的是“多输”,它除了给潜在的购买者创造可能的买入机会外,没有人能够得到好处。如果把这种现象称为“市场进步”,那么我们就应该鼓励所有的新股都快点“破发”,谁“破发”谁光荣,谁“破发”早谁更光荣,这样的市场岂不荒唐。

  当然,新股“破发”之所以得到一部分人的喝彩,其理由在于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有效地遏制市场上持久不息的恶炒新股的风气。“恶炒新股”,在一些专家看来,一直是A股市场不成熟的一个表现,这种认知甚至影响到了市场管理部门的思路。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究竟什么是“恶炒新股”,却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创业板市场建立以后,由于第一批28家公司上市之后没有如一些专家的预期而出现下行走势,反而在已经很高的发行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被视为“恶炒新股”的一个典型,受到了管理部门的干预。但是,如果我们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种所谓的“恶炒新股”,试问新股为什么不可以炒呢?难道新股上市以后无人接盘,市场一片落寞,就是市场健康的标志?话显然不能这样说。

  如果用市场化的眼光来看,新股受到炒作,其实是市场上潜在的多空力量博弈的一种自然选择,套用一句证监会领导对新股发行定价的评价,这是一种“市场选择”,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对于市场上出现的各种现象,我们只能用市场的法则来进行评价,而不能以一个道德家的姿态对其作出“恶”或者“善”的区别,只要没有违反市场法规,任何炒作行为都不应该被戴上“恶炒”的帽子。退一万步说,即使专家们认为新股持续走高是一种“恶炒”,也用不着为这种炒作的失败而兴高采烈吧?即使专家的劝告是正确的,但难道说投资者因为不听劝告而出现了问题,专家们就不再去认真思考投资者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及其背后的制度缺失,反而要幸灾乐祸?投资者们正在为新股“破发”而愁眉苦脸,专家们却说这是市场的进步,这也未免太不人道了吧!

  目前新股上市即遇“破发”,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发行价过高的缘故。IPO重启后,管理部门力倡“市场化”,使新股发行价越走越高。发行部门坚持这种制度安排的理由是,这样可以使新股定价更接近市场的实际认可度,但它们上市即出现“破发”,恰恰说明新股定价是不符合市场实际认可度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发行公司与保荐人合谋的结果,并不是“市场化”的自然结果。在IPO重启之时,管理层曾经鼓吹将让中小投资者得到更多的新股份额,以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新股溢利,并且为此在制度上作了一些修改,但是,由于发行价的高企,中小投资者虽然得到的新股份额多了一些,但实际的新股溢利却在快速缩水,当新股上市即“破发”成为现实的时候,管理层曾经许下的愿也终将落空。显然,当新股在发行时就抽干了交易市场应该有的溢利的时候,发行市场就将面临危机,而最终的结局便是再一次不得不停下来,市场回复到老路上去。

  (作者系本报财经评论员)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新股 发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