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商报:扩大内需还得仰赖持久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07:31   上海商报

  “迎新促销”固然能提高商家业绩,扩大消费,可消费狂欢潮退却之后,人们还须冷静思考一下,这种消费可否持续?只有日常消费的持续扩大,才是扩大内需最根本的写照。

  辞旧迎新之际,沪上百货零售商企和闹市区域内的饭店酒楼迎来一波消费狂欢。

  中心城区各大商圈内上档次的商家,在旧年岁末和新年岁首,纷纷集体上演“跨年血拼”和“迎新促销”大戏。尽管促销手段依然难以摆脱通宵营业、购物打折、送礼送券等传统招式,但市民冲着“降价”蜂拥而至,明知许多打折商品名不符实,明知许多近乎于“抢购”所得的商品未必真正价廉物美,但受从众式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的双重刺激,许多市民甚至于全家老小齐上阵,为“购买便宜”而不亦乐乎。当然,其中的许多市民回到家里冷静下来,又为买了一大堆可买可不买甚至压根就没必要购买的商品而后悔不迭。

  辞旧迎新时刻的消费井喷,系全国性的传统现象,本不值得媒体予以格外关切。今年情况之特别,在于政府、商家包括生产企业心思很一致,欲共同为刚刚企稳回升的内需市场再添一把火。于是乎,今次全国性岁末年初的“大促销”,受到前所未闻的“官方重视”,并被冠以落实国务院“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之政治正确的华丽标签。

  上海历来是国内商业消费的龙头城市。受市、区两级政府政策鼓励加激励,外加交警、交管、公交地铁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沪上商家果然不负重望,仅旧年最后一天至新年第一天,中心城区百余家受市商务委监控的大中型零售商企,就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5亿元的靓丽成绩。以该销售业绩作支撑,沪上同口径节假日消费各项主要统计指标全部被刷新。逛街购物的喜庆狂潮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把上海这座百年“商业不夜城”的繁华渲染到淋漓尽致。

  元旦假期有3天,考虑到许多单位旧年的最后两天已提前放假,15亿元“迎新消费”虽说创下国内大城市之最,但倘若对沪上“迎新消费季”的总消费作个较全面的统计,它依然只是“小菜一碟”。因而,扩大内需之成绩足可圈点,可消费狂欢潮退却之后,人们尤其是商家和政府,还须冷静思考一下,15亿元甚至于数十亿元的内需背后,商家、厂家的利润是否水涨船高?政府的税收是否也同口径出现了井喷?

  按惯常经验,节日打折血拼往往只能刺激零售额的急增和营销成本的猛增,而所获取的利润却并不与零售额成正比。而且每一次打折血拼之后,商家总会失掉一群因吃了几堑而逐渐长一智的“成熟消费者群”。这样的非理性营销之所以形成传统年年演绎,对众商家而言,既有“彼此胁迫”之无奈,又有“不成熟消费群”前赴后继式的大量涌现远远多于“成熟消费群”的悄然离去。若问其中缘由,在于城市的开放性和势不可遏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大流动这一另类井喷的强势托底。商家们心知肚明,像人的胃口一样,有撑饱的一时荣耀,必有“门可罗雀”遭致“消费沉寂”的难堪,暴饮暴食伤脾胃啊!然而,市场竞争就是那么残酷——受不健康的消费文化驱使,零售额往往沦落为商家比拼的一张脸。

  对于政府,在特定时势和语境之下,以政策鼓励加激励人为营造节假日消费市场火爆的场景并不为过。偶尔为之肯定符合“政治正确”要求。但从政府的职能出发,培育并引导健康的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更系日常性的“刚性任务”之一。说到底,只有日常消费的持续扩大,才是扩大内需最根本的日常作为。而要扩大日常内需,真正靠谱的,第一是减轻众商家的费负向消费者让利,第二是营造经济发展外环境来增加市民的总体收入,第三则是推进城市结构转型来新增就业岗位。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内需 消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