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九器
17日,当八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的消息从海地传出后,中国的上空就久久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八位遇难者的音容笑貌、生平事迹通过屏幕、电波、网络等各种媒介,进入千家万户、深入亿万人心。为了世界和平、为了他国安宁、为了履行联合国的庄严使命,他们不远万里飞到异国他乡,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为海地的国家秩序和民众福祉默默奉献着——— 超越个人的国家主义精神、超越地域的国际主义精神、超越种种隔阂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一刻,集体高耸、悲情迸发,而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连篇累牍的报道,使举国上下倍加牵挂八位英雄,传颂着他们的名字,崇尚着他们的精神。
不仅仅因为他们是由于代表国家而尊享哀荣,更令国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根源是同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同为骨肉同胞,生命至上、血脉相连,每一位同胞在异国的不幸罹难,都是这个国家的损失,每一位同胞生命的不幸消逝,都是这个国家的创伤。
在海地遭受地震侵袭的炎黄子孙不仅只有八位英雄,还有其他维和人员、工作人员,更有华人华侨台湾同胞,甚至还有某些偷渡者——— 据中新社引述美国华人报纸的数据,至少有几百人,他们可能发生的不测已引起一些海外华人社团组织的关注。无论他们的身份、地位有何千差万别,无论他们前往海地的动机目的有何霄壤之别,在惊世骇俗的大地震面前,生命是完全平等的,民族血脉是一脉相承的,个人理应尊享的祖国母亲的呵护与关注是不受歧视的,受难者在爱的名义下接受同胞的普遍牵挂与祈福是理所当然的。
海地大地震已经过去几天了,一年多前亲历过汶川大地震之痛不久的中国人,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更能感同身受地震之殇,都更能理解和同情废墟下那些与死神抗争的人。我们如果能毫不吝惜地把牵挂、祈福和哀悼给了毫无瓜葛的海地人民,那么我们又怎能吝惜把这些送给海地的另一些苦难的同胞呢?即使一些同胞是披着“原罪”的外衣进入海地,但在生命价值、民族血脉和文明大道面前,他们只是难民、只是同胞、只是脆弱的生命,而非其他。
如果若干年前,当举国上下在牵挂和哀悼八位维和英雄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自然和完备的,除了逝去的生命,生者的普遍反应中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可是今天,当中国人一次次地以不同的方式完成生命价值的洗礼,一遍遍地从刻骨铭心的现实中体味生命的平等、尊严后,面对国人对海地大地震八位英雄的牵挂和哀悼,一定有人会觉得缺少点什么。缺少什么呢?我们一面缅怀英雄,一面不妨将视线稍稍放远,发现在海地的同胞不只是维和官兵和有关人员,还有华人华侨、台湾同胞甚至偷渡者时,应该有所感悟:我们还缺少对所有同胞毫无差别的牵挂!
如果说灾难往往能以某种社会进步作为补偿,那么,希望这种补偿于我们而言,就是无条件地关注和哀悼同胞生命,决不为生命至上设置某种世俗的壁垒。